2025年7月3日,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实践队走进凤阳县小岗村“当年农家”,追寻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原点。47年前,18位农民在此以“托孤”的勇气按下红手印,将一纸土地承包责任书化作改革开放的春雷,这片院落自此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性符号。
踏入“当年农家”的土坯房,泛黄的契约书、斑驳的煤油灯、陈旧的桌椅,瞬间将参观者带回1978年那个关键的历史时刻。那年,小岗村遭遇罕见旱灾,粮食绝收,村民生计维艰。在严宏昌等18户农民代表的带领下,他们瞒着上级,在昏暗的油灯下秘密签订契约,将集体土地承包到户。“如果失败,我们甘愿坐牢杀头!”这份写满决绝的“生死状”,不仅承载着农民对温饱的渴望,更彰显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此感慨:“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如今,“当年农家”不仅是再现“大包干”历史场景的重要景点,更成为记录时代变迁的鲜活教材。在这里,师生们深刻体会到,小岗村的改革突破,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打破桎梏、探索幸福之路的生动缩影。
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历史见证,“当年农家”让团队成员直观感受到小岗村人民自力更生的坚韧与开拓创新的魄力。此次探访不仅加深了对农村改革历程的理解,更激发了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感——从“红手印”中汲取奋进力量,以青春热血续写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