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团中央关于"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青春逐梦赴崔店,星火筑梦耀马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赴六安市开展为期四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围绕乡村振兴、支教帮扶、红色文化传承和非遗文化保护四大主题,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到达崔店村 彭佳蕾摄
一、科技赋能产业助力农业现代化
实践团队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产业兴旺"这一乡村振兴的重点,实地调研合肥工业大学定点帮扶村——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崔店村。团队重点考察了"皖香润"生态大米产业、晶鑫葡萄产业园和龙辉铅笔厂等特色产业项目,深入了解高校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图为崔店村书记介绍“皖香润”牌生态大米 彭佳蕾摄

图为晶鑫葡萄产业园内部场景 彭佳蕾摄

图为“安徽省就业扶贫基地”龙辉铅笔厂 彭佳蕾摄
在晶鑫葡萄产业园,团队见证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成果。该园区采用电脑控制的自动化灌溉系统,实现了精准农业管理。“皖香润”生态大米企业采用工业无人机,通过多光谱传感器识别作物健康状态与土壤墒情,实现精准施肥。龙辉铅笔厂今年引入的AI铅笔影像检测系统,将选笔环节人力需求从6人降至3人,生产效率提升50%。这些创新实践正是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生动体现。
图为晶鑫葡萄园负责人介绍自动灌溉系统 彭佳蕾摄

图为“皖香润”大米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工业无人机 彭佳蕾摄

图为龙辉铅笔厂员工介绍AI铅笔影像检测系统工作原理 彭佳蕾摄
通过实地调研,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科技是乡村振兴的第一生产力。团队负责人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发展需求相结合,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二、教育扶智扶志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号召,针对崔店村儿童教育需求,精心设计了系列支教活动。通过趣味英语教学、"乡村振兴小课堂"等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针对孩子们英语基础薄弱的情况,队员们精心设计互动教学环节,通过趣味游戏、情景对话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以前觉得英语难,但今天的大哥哥大姐姐教得很有趣!”一位参与课堂的小朋友说道。在"乡村振兴小课堂"上,团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孩子们思考家乡的未来发展。课上,孩子们积极发言,用语言描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支教活动 彭佳蕾摄

图为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课堂教学 彭佳蕾摄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团队指导老师说道:"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激励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将来建设家乡。"
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团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赴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参观"狂飙初起""抗日烽火""红旗飘扬"等主题展区,重温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感悟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图为团队成员在大别山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彭佳蕾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大别山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彭佳蕾摄
在崔店村,团队还开展了"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主题宣讲活动。通过讲述王淦昌、郭永怀等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组织火箭手工制作等形式,让红色精神与科学梦想在乡村沃土上生根发芽。
图为开展“两弹一星”宣讲 彭佳蕾摄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小朋友制作小火箭 彭佳蕾摄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团队成员们始终坚定要带头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我们要把革命先辈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
四、保护文化遗产激活传统技艺
团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专程拜访六安市非遗文化传承人徐圣年,在其翁墩剪纸工作室进行实地学习。通过深入了解剪纸技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探索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径。
图为翁墩剪纸传承人徐圣年讲解作品“见义勇为” 彭佳蕾摄

图为团队成员展示剪纸作品 彭佳蕾摄
在崔店村,团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组织开展非遗文化手工课,带领孩子们体验剪纸艺术魅力。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孩子们手中变幻出各种生动图案,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小朋友剪纸 彭佳蕾摄

图为小朋友正在剪纸 彭佳蕾摄
非遗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资源。翁墩剪纸传承人徐老师说:"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既保护文化遗产,又为乡村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四天的实践活动,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用智慧助力乡村振兴。从产业调研到教育帮扶,从红色文化传承到非遗技艺推广,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增强了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为团队成员实地调研水稻种植流程 彭佳蕾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青年一代重任在肩。合肥工业大学学子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青春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