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青耘实践队近日走进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马克村,积极弘扬岭南水乡非遗文化,传承疍家美食及其制作技艺,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马克村村口合影。刘思吕老师 供图
青耘实践队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疍家糕作为马克村疍家文化的特色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且耗费气力,村民们制作疍家糕的频次越来越少,使得原本常见的美食,现在却鲜为人知了。
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马克村疍家糕制作老手艺人郭阿姨。在与郭阿姨的学习交流中,实践队详细了解了疍家糕从选材到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制作疍家糕,原材料的选择十分讲究,大米需选用当地优质的晚稻米,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使其充分吸收水分,变得软糯。将浸泡好的大米磨成米浆,倒入大锅中熬制粘稠,在熬制的过程中,加入了芹菜,腊肠,香菜等配料,最后出锅放置在容器中放凉凝固,切成小块,方便食用。
图为加入配料后的疍家糕。李琪 供图
实践队队员不仅认真学习,还亲自参与到疍家糕的制作过程中。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后来熟练地搅拌米浆,搅拌过程不仅需要力气还考验持续性,实践队依次轮换接替郭阿姨,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技巧,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传统疍家糕制作的不易。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与制作疍家糕。孟炜昕 供图
为了让疍家糕走出马克村,青耘实践队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疍家糕制定了一系列推广方案。通过拍摄精美的短视频,写文案,发推文等一系列方式,记录疍家糕的制作技艺,推动非遗文化的现代化数字传播。
在“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指引下,青耘实践队以传承和发展疍家文化为切入点,为马克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通过挖掘和弘扬传统美食文化,不仅有望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马克村的非遗文化,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未来,青耘实践队将继续深入乡村,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助力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