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西京学院“AI 护航生命,急救守护乡村”暑假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基层群众急救能力,西京学院医学院“AI护航生命,急救守护乡村”社会实践团于8月1日至4日深入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埝桥镇、善达医院及周边村镇,开展急救知识宣讲实践活动,用专业行动为乡村生命安全筑牢防线,书写新时代青年医者担当。

  实践启航:急救宣讲进政府,筑牢生命防护网。8月1日,实践团首站落地埝桥镇人民政府,拉开急救知识普及帷幕。聚焦海姆立克急救法与心肺复苏术,成员们化身“急救讲师”,配合老师的技能实操,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实操指导”模式,拆解关键步骤:从判断意识、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到海姆立克法针对成人、儿童的操作差异,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易懂实操指南。“意外突发时,正确急救是‘生命桥梁’!”实践团成员强调,作为医学生,愿以青春力量传递急救知识,让“黄金救援时间”概念扎根基层,为群众生命安全添砖加瓦。

  医院研学:体悟医者初心,汲取前行力量。8月2日,实践团走进大荔县善达医院,开启医学人文感悟之旅。穿梭科室间,先进诊疗设备与医护忙碌身影交织,诠释“生命至上”医者初心;驻足病人活动中心,温馨康复环境、医患暖心互动,让“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具象化。与医院负责人交流中,团队聆听基层医疗发展故事,深刻理解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扎根一线、守护健康”的使命。“每一次参观,都是对‘医者情怀’的深度淬炼!”成员们表示,将以基层医护为榜样,做医学知识传播者、生命守护践行者。

  村镇深耕:急救知识入万家,健康守护零距离。8月3日至4日,实践团深入村镇,把急救课堂搬到村民身边。在村镇广场、白虎屯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启了一场场贴合村民日常的健康守护行动。宣讲内容紧扣生活场景,除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这些“急救基石”知识外,针对乡村常见的烧伤、扭伤意外,成员们详细拆解应急处理流程——从烧伤后“冲、脱、泡、盖、送”五步骤,到扭伤时“RICE”(休息、冰敷、加压、抬高)原则,用通俗语言讲透科学处置方法;膳食营养科普环节,借助食物宝塔模型,结合乡村饮食习惯,指导村民荤素搭配、合理膳食,让健康饮食理念融入三餐。实践团成员额头的汗水、反复讲解的耐心,化作村民们的认可与反馈,成为我们在基层健康守护路上持续前行的最强动力,也让急救与健康知识,真正在乡村土壤里“活”起来、“用”起来。
  此次实践,是医学院学子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成长课堂。以青春之名赴急救之约,我们用行动让急救知识在乡村落地生根,为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屏障,让“医学生的担当”照亮基层健康之路。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青春为舟、专业为帆,把急救科普延伸到更多角落,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在基层大地长成守护生命的茂密森林,用行动续写“健康中国”的青春答卷。

 

    来源:“AI 护航生命,急救守护乡村”暑假社会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8-0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