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奇”点星“瑞”广陵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德壹新能源电池生产车间,近距离感受产业脉搏与职业前景。
(图为7月1日,讲解员阐述德壹新能源的职业发展。徐芸 供图)
德壹新能源展示的核心技术令人印象深刻。在电池研发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测试新一代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据介绍,该公司研发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300Wh/kg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生产线上,从电极制备到电芯组装的28道工序中,自动化设备完成率达到95%,每15秒就有一个电池单元下线。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个技术攻关的日夜,是材料科学、电化学、机械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参观者可以清晰感受到,新能源产业早已脱离简单组装加工的初级阶段,而是建立在深厚科研积累基础上的高技术含量产业。
(图为7月1日,机械奇点星瑞广陵队参观德壹新能源电池生产车间。徐芸 供图)
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企业对人才需求旺盛,像机械工程、材料科学、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毕业生很受欢迎。在谈及职业发展时,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新入职员工会先轮岗,熟悉各环节,表现优秀的有机会参与核心项目,晋升空间很大。”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不断拓展“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引导更多学生走进企业、扎根基层,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我国制造业和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助力实现制造强国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这次参观,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新能源产业的蓬勃生机,也明确了就业所需的技能与素养。走出车间,大家讨论热烈,决心回校后精进专业知识,为投身这片广阔天地做足准备。
(通讯员:苏葆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