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南京财经大学:探访海南槟榔谷,深入调研黎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2025年7月31日—8月2日,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锦遇黎乡”调研团队走进了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沿着“甘什黎村(上村、下村)→非遗村”的路线,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从物质载体、技艺传承、语言符号、传播实践等多个层面,深入探寻黎族文化的多元魅力,并对丰富多彩的黎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路展开调研与思考。
    多彩习俗,勾勒黎族生活图景
  团队成员走进甘什黎村,仿佛踏入了一个黎族生活的活态博物馆。错落有致的船型屋,以竹木为骨、茅草为顶,其独特的构造是黎族先民适应热带气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承载着黎族的居住文化与历史记忆。通过传承人的讲解,队员们了解到,园区中所见到的船型屋大多是后来修缮保留下来,当地政府与企业相互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着美丽的黎族文化家园。

图为船型屋展示图。饶映竹供图
  随后,团队成员走进民俗体验区。在这里,黎族生活习俗被生动还原:工作人员演示着钻木取火的古老技法,陶罐在巧手中逐渐成形。身着传统服饰的黎族同胞热情讲解着饮食、节庆等习俗,让团队成员切实感受到黎族文化在衣、食、住、行中展现的多彩面貌。

图为景区工作人员在练习黎族舞蹈。胡梦盈供图
    黎锦风华,经纬交织民族记忆
  作为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黎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棉纺技艺之一,自然成为团队此次调研的重点对象。在景区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拜访了当地最有名的黎锦纺织传承人符金花。传承人符金花端坐于踞腰织机前,双脚踩住踏板,腰间系着布带固定织机,双手灵活地操纵着木梭,五彩的丝线在经纬之间穿梭,“蛙纹”“云纹”“人龙纹”等精美的图案逐渐浮现。据负责人介绍,一件黎锦的制作时间长达四个月,并且由多个人共同完成。这些黎锦当中的图案全是根据阿婆们的记忆力去织的,没有任何的图稿,每一件黎锦都是独一无二的。这让在场的成员们感到无比震撼,深刻地认识到黎锦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同时也对其传承问题深表担忧。

图为团队访谈黎锦纺织传承人符金花。胡梦盈供图
  传承人向成员们介绍,黎锦纹样是黎族的“文化史书”,每个图案都蕴含着古老传说与民族信仰。从采摘木棉、纺线,到用黄姜、红蓝草等天然植物染色,再到纯手工织布,一件普通黎锦需耗费数月时间。而制作工艺最复杂的“龙被”,更是黎锦中的巅峰之作,过去常用于进贡皇帝,其图案与汉文化相结合,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相融。据讲解员的解说,龙被的制作技艺早已失传,如今仅存于北京故宫、海南省博物馆、槟榔谷文化馆中,而槟榔谷黎族文化区保留数量最多。

图为黎锦龙被展示图。饶映竹供图
    语言符号,承载民族情感温度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调研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黎语分为哈、杞、润、赛、美孚五种方言,每种方言都有独特的发音和词汇,蕴含着黎族不同支系的文化密码。在参观过程中,传承人用黎语唱起歌谣,婉转悠扬的旋律中,满是对民族情感的深沉表达,即使成员们听不懂歌词,也被那独特的韵律所打动。讲解员吉娇娇表示,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年轻一代黎族同胞对黎语的掌握程度逐渐下降,许多方言词汇正面临失传风险。
    景区发力,创新传承发展模式
  在探访的最后,团队成员在景区负责人的介绍下了解到当地政府及槟榔谷景区在黎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织锦体验区,游客可以亲自上手,学习简单的织锦技法,感受黎锦制作的不易;黎语入门课上,游客跟着传承人学说日常黎语,体验语言的独特魅力;民俗体验上,专业工作人员深入讲解黎族历史、习俗,让游客全方位了解黎族文化。除此之外,景区还积极推动黎锦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设计师合作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将黎族纹样融入围巾、包包、饰品等现代单品中,既保留了黎锦传统韵味,又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拓宽了黎锦的市场空间。当地政府还积极与槟榔谷景区合力保护与传承黎族文化,包括对黎族传统聚落的保护工作。
  通过此次调研访谈,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黎族文化的多彩与厚重,也意识到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未来,“锦遇黎乡”队将持续关注黎族文化的发展,积极探索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为黎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讯员饶映竹)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锦遇黎乡队三下乡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8-0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机械赋能——广陵学子探索新能源
  • 7月1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奇”点星“瑞”广陵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德壹新能源电池生产车
  • 08-08 关注:3
  • 机械赋能,未来展望
  • 7月1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奇点星瑞广陵团队踏入德壹新能源公司园区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不是传统工厂的机油味与嘈杂,而是一种令人
  • 08-08 关注:2
  • 探索新能源产业,共筑就业新未来
  • 7月1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奇”点星“瑞”广陵“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德壹新能源电池生
  • 08-08 关注:3
  • 新能源车间里的青春成长课
  • 7月1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奇”点星“瑞”广陵“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德壹新能源电池生
  • 08-08 关注:3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