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桂林学院学子赴百年清官村开展廉文化传承实践

  为响应弘扬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号召,7月11日,桂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莲心廉行”实践团前往桂林市灵川县江头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廉文化传承”主题,探寻历史底蕴,创新传播方式,服务乡村发展。
  
  深挖廉脉:家祠里的廉洁基因解码
  
  江头村,享有“百年清官村”美誉,其深厚的廉洁文化底蕴是实践团此行的核心。青年学子们步入承载厚重历史的爱莲家祠,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驻足于斑驳的碑刻前,感悟着穿越历史烟云的清廉文化。讲解员生动讲述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如何在江头村周氏后裔身上代代相传,孕育出该村独特的清官传统。
  
  图为讲解员在爱莲祠堂为“莲心廉行”实践团讲述周氏家族廉洁故事。杨舒羽 供图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如周履谦(生卒不详)字斐谷,清乾隆年间举人。出仕为官之地,主要在四川各县、州、府间,历任知县、知州、同知等宫职。曾以“贪一文断子绝孙,冤百姓男盗女娼”明誓自警。去世时因资财因乏,当地士民感其恩德,自筹旅资,将其灵枢从四川送回广西老家安葬;还为其立祠塑像,赠以楹联“官民鱼水情深,功德永传青史”,赞其“廉正爱民”。让实践团成员逐渐理解科举仕宦与廉文化传承的紧密联系,听完周履谦‘贪一文断子绝孙’的自誓故事后,实践团成员在笔记本中写道:“一块碑刻、一句誓言,让我真正理解了‘清廉’不是抽象的词,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坚守。”
  
  播撒廉种:让廉文化“活”在当下
  
  如何让祠堂典籍中的廉洁智慧走出深闺,融入现代村民游客的生活?“莲心廉行”实践团在爱莲家祠周边设置了流动宣教点,尝试创新表达形式。
  
  视觉化呈现:实践团中设计学类学子发挥专长,精心创作了主题鲜明、设计精良的廉洁文化展板,图文并茂,传递爱莲文化。
  
  故事化讲述:广播电视编导与法学等专业的学子化身“清风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接地气的表达方式,为往来村民游客讲述江头村历代清官的轶事趣闻,阐释《爱莲说》精神在当代的借鉴意义,并同步进行宣传视频素材的采集。
  
  图为团队成员邀请游客参与廉洁宣传题字互动。吴秋燕 供图
  
  体验化参与:实践团策划了“书‘廉’明志”互动环节,邀请村民游客执笔挥毫,在一笔一划间书写对“廉”字的理解与践行承诺。笔墨交融,廉意入心。这种沉浸式、参与式的宣教方式,有效拉近了廉洁文化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在轻松互动中悄然播撒下廉洁的种子。
  
  倾听廉音:田间巷陌的民情调研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实践团坚持深入基层,走进江头村的青石板巷陌与田间地头,开展扎实的~~进行走访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与游客进行廉洁文化访谈交流。韩春兰 供图
  
  青年学子们广泛倾听村民、游客以及本地经营主体对于乡村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真实心声和热切期盼。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倾听以及发放精心设计的问卷,实践团得以深入了解江头村在廉洁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振兴动能等方面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蕴含的机遇。这些来自一线的鲜活声音和详实数据,为实践团后续的总结思考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青春行悟:莲韵清风中的成长
  
  此次江头之行,桂院青年学子全程扎根实践现场,在从方案策划到落地执行的全流程中锤炼本领:设计学专业学子为让廉洁文化展板更贴近村民阅读习惯,反复打磨字体大小、图文排版,最终完成4块主题鲜明的展板制作与安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子带着摄像机穿梭在祠堂古巷间,拍摄清官故事素材时,遇到方言表述难题便主动向村里老人请教,把“清廉”“守正”等理念转化为村民易懂的家常话,让解说词更“接地气”;走访调研中,面对部分老年村民的方言沟通障碍,法学专业学子一边用手机查方言翻译,一边借助手势比划耐心交流,最终完成70余份有效问卷回收,收集到23条关于廉文化传播的鲜活建议。正是这些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团队在跨专业协作中磨合默契,在直面挑战中提升组织协调、沟通表达与落地执行能力,让成长在具体实践里悄然发生。
  
  图为实践团队在江头村爱莲家祠前合影。杨舒羽 供图
  
  在为乡村装展板、讲廉故事的过程中,“传承优秀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不再是口号,而是烈日下抬展板的力气、和老人比划交流的耐心、为改脚本熬红的眼眶。思政课堂里的理论,在和村民拉家常、解困惑时变成了实在的沟通力,让学子们更会用群众语言讲好文化故事。团队里你递工具我扶展板、他查方言我记建议的协作,让克服困难的过程里,悄悄攒满了更浓的情谊与更强的凝聚力。
  
  以江头村为生动课堂,以爱莲文化为鲜活教材,“莲心廉行”实践团通过深度研学、创新宣传、扎实调研的多元实践,探索了廉洁文化这一“源头活水”滋养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此次实践中,“莲心廉行”实践团完成2场廉洁故事宣讲,覆盖村民及游客100余人次;设计的4块廉洁文化展板在爱莲家祠周边展出,“书‘廉’明志”互动环节收集到20份村民手写廉洁承诺;走访调研形成的《江头村廉文化传承现状报告》,已梳理出“增设廉文化体验项目”“培训村民讲解员”等6条具体建议,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通讯员(韩春兰 吴秋燕 杨舒羽)
    来源:韩春兰 吴秋燕 杨舒羽
    发布时间:2025-08-0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机械赋能——广陵学子探索新能源
  • 7月1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奇”点星“瑞”广陵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德壹新能源电池生产车
  • 08-08 关注:4
  • 机械赋能,未来展望
  • 7月1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奇点星瑞广陵团队踏入德壹新能源公司园区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不是传统工厂的机油味与嘈杂,而是一种令人
  • 08-08 关注:2
  • 探索新能源产业,共筑就业新未来
  • 7月1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奇”点星“瑞”广陵“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德壹新能源电池生
  • 08-08 关注:3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