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少年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助力乡村振兴,7月3日,江苏科技大学“青穗兴乡”实践小队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农联村,面向20余名乡村儿童开展“珍惜粮食、致敬耕耘”主题教育活动。活动通过科普讲解、互动体验、实践创作等形式,让粮食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科普课堂:动画演示粮食生产过程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播放动画短片《一粒米的由来》,生动展现水稻从播种、生长到收割的全过程。“原来一碗米饭要经历这么多工序!”一个小朋友在观看后感慨道。团队成员结合PPT,向孩子们讲解我国粮食安全政策、农业科技发展等内容,帮助孩子们理解“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意义。
互动体验:从诗词到生活的粮食教育
在“诗词里的粮安”环节,团队成员以《悯农》等古诗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分享身边的节约粮食故事。“我奶奶说,她小时候经常吃不饱,现在我们有白米饭吃,更要珍惜。”其中一个孩子说道,其他小朋友也连连表示赞同。团队成员还设计了“种子盲盒”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触摸、观察不同作物种子,了解小麦、玉米、水稻等主粮的特点,并介绍全球粮食分布情况,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实践创作:童心绘就“节约计划”
活动最后,孩子们在团队成员指导下,绘制“我的节约计划”手抄报,写下“不挑食”“吃光碗里的饭”等承诺。农联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学生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国家大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正是乡村需要的。让粮食安全从一个陌生词汇转化为可理解的生活关联——当孩子意识到“碗里的米饭要经历120天生长”时,粮食安全教育才是真正的深入实施。
此次青穗兴乡小队的实践活动让粮食安全意识的种子在童心深处扎根生长,是一次以童心为媒介、以教育为纽带的深层价值建构,搭建起了抽象概念与儿童经验的桥梁,实践队员表示,将通过新媒体宣传与线下宣讲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粮食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