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丹心照荆楚|知行江城人民精神文化——横渡长江博物馆(三)

  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造就了武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孕育了武汉人民亲水、乐水、喜爱江中戏水的传统民间习俗。近百年来,横渡长江活动更是蔚然成风,成为武汉人民战胜困难磨练意志的生命象征。为了探寻这份精神,“荆楚丹心,薪火江城”小分队来到横渡长江博物馆,感受、属于江城人民的渡江精神。

  生来爱水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尤其喜爱在万里长江中迎风搏浪。从1956年至1966年十年间,毛泽东在依水而兴的武汉18次畅游长江,进行了一次次挑战之游、征服之泳,也为传统的武汉渡江活动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他乘兴写就《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不仅展示了“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非凡气度和浪漫情怀,也描绘出一代伟人心中治理长江的美好愿望与宏伟蓝图。
  在毛泽东畅游长江伟大壮举的激励下,武汉自1956年以来已相继举行四十多次横渡长江活动,并形成了“武汉国际渡江节”这一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万人抢渡,百舸争流;气势恢宏,波澜壮阔。横渡长江已深深融入江城人民的生活,形成一种精和文化,培育出一批批坚毅质朴、拼搏进取的时代新人,诠释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彰显着这座城市刚柔相济、大气磅礴的独特魅力。

   (三)    大江弄潮
    在毛泽东畅游长江壮举的鼓舞与推动下,武汉乃至全国兴起到江河湖海游泳的热潮。从1956年至今,武汉成功举办数十次横渡长江活动,并发展为独具特色的“中国·武汉国际渡江节”成为地方传统的文化盛会和扩大交流的宽广舞台。广大群众在浩瀚的长江中游泳,是武汉的一道亮丽风景;“乘风破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渡江精神,是武汉城市精神的重要元素与基因。“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培养输送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常年守望在长江汉水边的长江救援志愿队,更用生命诠释大爱,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作者:王锦文
                  
    来源:“荆楚丹心,薪火江城”小分队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