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丹心照荆楚|知行大别山精神发展史:武汉——大别山精神策源地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的红色革命精神。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在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着当地的武装力量与革命群众,为了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形成了这一伟大精神。
  它的核心内涵“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
  坚守信念,是面对敌人的残酷围剿仍不动摇的革命信仰;
  胸怀全局,是在复杂斗争中始终服从革命大局的格局;
  团结奋进,是军民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凝聚;
  勇当前锋,是在关键时刻敢于冲锋陷阵的担当。
  而武汉,作为当时重要的革命阵地,在大别山精神的产生与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是这一精神当之无愧的策源地,为其形成和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人才输送枢纽
  武汉作为大别山地区革命的思想发端地,其地位的奠定与早期革命火种的播撒密不可分。
  1920年,董必武、陈潭秋等党的创始人在武汉创办了私立武汉中学,这所学校不仅是培养进步青年的摇篮,更成为当时大别山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基地。在这里,革命先驱们通过课堂讲授、组织读书会、开展革命宣传等方式,向学生们灌输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播撒共产主义的种子。正是这所学校的创办与运作,为大别山地区革命思想的萌发提供了重要阵地。
  该校培养的学子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投身革命的骨干力量。黄麻起义的11名主要领导人,如潘忠汝、王志仁等,均毕业于这所学校。他们带着在武汉中学汲取的革命真理和坚定信念,将革命火种带回了大别山地区。回到家乡后,他们深入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农民协会,发动武装斗争,成为点燃大别山革命烽火的重要力量,为大别山地区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这些从武汉中学走出的革命者,成为连接武汉与大别山革命的关键纽带,推动了革命思想在大别山地区的落地生根。
  (二)早期党组织中枢
  1927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虽然此时处于革命的复杂时期,会议却深入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强调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这次会议的精神通过党组织的渠道传递到大别山地区,让当地的革命者对革命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后续武装斗争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而八七会议的召开,更是对大别山地区的武装斗争产生了直接推动。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处于迷茫中的革命力量指明了道路。黄麻起义的爆发,便与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密不可分。
  1927年11月,在潘忠汝、吴光浩、王志仁等领导人的带领下,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的农民自卫军和革命群众,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发动了震撼中原的黄麻起义。起义军攻占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这是大别山地区首次建立起工农政权和革命军队。
  黄麻起义不仅是对武汉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序幕,为后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两次会议的召开与黄麻起义的实践相互呼应,让武汉成为连接中央与大别山革命力量的重要枢纽,有力支撑了大别山地区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

  (三)当代
  大别山精神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核心内涵,与武汉的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武汉作为党的“重要建党基地”,董必武、陈潭秋等建党先驱在此播撒革命火种,孕育了坚定信仰、忠诚于党的红色基因。
  当年私立武汉中学“朴诚勇毅”的校训,培养出一批批坚守革命信念、勇担使命的志士,这种精神特质随着他们回到大别山,成为大别山精神的重要源头,为“坚守信念、勇当先锋”注入了最初的精神养分。
  进入新时代,武汉的抗疫精神、抗洪精神更是对大别山精神“不胜不休”的生动诠释。
  在疫情肆虐时,武汉人民不畏艰难、众志成城,与病毒展开殊死较量;
  面对洪水侵袭,无数勇士冲锋在前、严防死守,守护家园安宁。
  这些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决战到底的精神,与当年大别山军民在革命斗争中“不胜不休”的拼劲一脉相承,让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回首往昔,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里,武汉以其独特的地位,深刻影响着大别山地区的革命进程。1920年,董必武、陈潭秋等党的创始人在武汉创办私立武汉中学,宛如一盏明灯,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撒至大别山,为这片土地带来了革命曙光。从这里走出的黄麻起义领导者,如潘忠汝、王志仁等,带着坚定的信念,将革命思想传递到家乡,唤醒了大别山地区民众的抗争意识。
  中共五大、八七会议在武汉的召开,更是意义非凡。它们为大别山的武装斗争指明了方向,黄麻起义的爆发便是对会议精神的有力践行。起义的成功,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出武汉作为早期党组织中枢的关键作用。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险阻,武汉与大别山地区始终紧密相连。武汉的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紧跟党走”的源头。而在当下,武汉在抗疫、抗洪中展现出的众志成城、决战到底的精神,正是大别山精神“不胜不休”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如今,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传承和弘扬武汉与大别山地区在革命历程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坚定信念,紧跟党的步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杨浩 王锦文
                        
    来源:“荆楚丹心,薪火江城”小分队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