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寻富县数字平台助农路,共促乡村振兴新发展

  2025年7月下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延安市富县数治先锋调研队走进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北道德乡,开启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该团队聚焦数字治理背景下资本与小农户的共赢模式,通过实地走访、实地访谈等方式,探寻数字化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为精准把握当地农业发展痛点,团队在出发前做足功课:系统梳理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共享经济理论,结合北道德乡苹果、玉米等主导产业特点,设计涵盖产前农资采购、产中技术服务、产后市场对接的访谈提纲,并邀请指导教师开展访谈技巧培训,确保调研针对性。

  农户李建国向调研队展示了手机上的农业信息平台。“以前买化肥要跑到县城,价格不透明,现在平台上能直接比价下单,送货上门还便宜。” 他提到,平台不仅解决了农资采购分散的问题,还能查询实时市场行情,避免了往年因信息滞后导致的滞销。调研中发现,像李建国这样使用数字化工具的农户占比约三分之二左右,而老年农户仍依赖传统渠道,存在 “数字鸿沟”。

图为队员向农户了解使用情况

  在产中环节,调研队观察到数字化平台的农技指导功能正在发挥作用。北道德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介绍到,平台接入了县农业局的专家资源,农户通过拍照上传作物病虫害图片,两小时内就能收到防治建议。“去年蚜虫爆发时,平台指导我们精准用药,比往年减少损失近三成。” 种植户张女士说。但队员们也注意到,部分农户因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对这类服务的使用率较低。

图为调研队员正在参观农户的苹果仓库

  针对产后销售难题,调研队走访了当地的农产品电商服务点。负责人表示,通过平台对接的外部资本已帮助建立多个标准化分拣中心,农户的苹果经分级包装后,通过直播带货渠道售价提升20%。“以前卖给贩子一斤最多 4 块,现在平台上能卖到 5 块 5,还不用自己找物流。” 参与合作的农户赵大哥算了一笔账,他家 5 亩果园因此年增收近万元。

  调研过程中,团队还与当地农业企业负责人座谈,了解到资本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供应链优化的具体路径。某加工企业经理提到:“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够帮我们预判市场需求,现在能根据订单反向指导农户种植,减少库存积压,企业利润率提高了不少。”

  目前,调研队已完成多次深度访谈,正处于数据整理阶段。后续将结合调研结果,分析数字化平台在资源整合、风险分担等方面的运作机制,为政府优化农业服务、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具体建议。

  作者  王莹莹 覃欣翔 赵乐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 作者 王莹莹 覃欣翔 赵乐
    发布时间:2025-08-1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