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凫村十五日:青春笔墨绘就村民共富新图景
2025年7月19日成都讯
"鱼凫乡韵"实践团队带着厚重的文化使命进驻温江鱼凫村,首周便深入村民生活脉络。在村委会的指导下,队员们系统梳理濒临失传的鱼凫图腾与农耕故事,将其转化为图文并茂的《村民文化传承手册》;针对村委提出的"让老手艺焕发新生""为乡村留住文化根脉"的嘱托,团队连夜开发出内含拓印模板、纹样描摹工具的文化传承工具包。当首套标注着古井传说、节气农谚的乡土教材交付时,村委会郑重嘱托青年们:"期待你们架起古今桥梁,让鱼凫文化真正走进村民生活!"
2025年7月27日鱼凫村现场
村活动中心弥漫着油墨清香,二十余位村民正与学子们共同投入文创生产。在临时改造的文创工坊里,村民李阿姨小心翼翼地将丝网对准帆布袋,团队成员指导她刮印鱼凫图腾,靛蓝色纹样在棉布上逐渐清晰;隔壁工作台上,村民张大叔手把手教年轻人编织竹纹书签骨架,大学生则创新性地融入温江稻穗元素。工坊后方,文创产品生产线有序运转:村民分组进行图案转印、缝纫拼接、质检包装,首批三百件融合传统图腾与现代设计的帆布袋、钥匙扣即将发往城区试销。
2025年8月5日成果交付仪式
村委会广场上,团队交出扎根乡土的三重厚礼:可量产的"鱼凫有礼"系列产品整齐陈列,每件附有村民制作编号的认证标签;配套的《文创生产指导手册》采用图解形式,详细分解丝网印刷、竹编镶嵌等七道工序;同步启动的"村民文创合作社"已拟定章程,明确产品利润的30%用于扶持老艺人传习工坊。当永久性"村民创作展陈墙"设计图揭幕——特设的手作更新区、扫码溯源系统与直播角,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团队负责人吴攸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领悟,真正的乡村振兴是让村民成为文化的主角。手册上的图腾变成帆布袋上的花纹,老艺人手上的茧化作产品认证码——这才是文化活态传承的心跳声。"此刻,合作社首批十二位村民技师正打磨"鱼凫稻浪"农产品包装,而村活动中心檐下,数百个靛蓝帆布袋在风中轻舞,袋面稻穗环绕的图腾如跃动的脉搏,将千年古村的青春故事传向远方。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