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寄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7月14日至18日,兰州理工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萤火虫”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黄河兰州中山桥段,开展了“筑梦新时代,绿色黄河行”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采用“调研+志愿+科普”三维模式,为黄河生态保护注入新活力。

图为实践小队队员与带队老师在学院楼前方合影。
调研先行,摸清生态“家底”
实践团的首站是对黄河生态展开深度调研。成员们沿着兰州中山桥段河岸,针对水质、沿岸植被、垃圾分布等关键生态要素,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他们积极走访周边居民、环卫人员。一位在黄河边居住多年的老人说:“以前黄河水没这么清澈,垃圾也多,这几年政府大力治理,情况好了很多,但还是有些不自觉的人乱扔垃圾。”通过交流,实践团全方位梳理了黄河兰州段生态“脉络”。

图为实践小队队员在黄河兰州段沿岸发放问卷、与群众交流。
志愿跟进,践行护河担当
在调研同时,实践团的志愿行动也在火热开展。成员们化身“护河卫士”,手持垃圾夹、垃圾袋等工具清理各类垃圾。面对隐藏在草丛、石缝中的垃圾,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徒手捡起。志愿者们还向沿岸群众宣传生态保护知识。一位小朋友看到志愿者们的行动后,主动加入清理队伍,他表示:“我也要保护黄河,让它变得更干净。”

图为实践小队队员清理黄河兰州段中山桥沿岸垃圾,张贴环保标语。
科普赋能,播撒绿色种子
为扩大黄河生态保护影响力,实践团开展了丰富的科普活动。在沿岸社区、广场,实践团布置展板展示黄河风光、生态价值及面临的挑战,播放科普视频呈现黄河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组织知识问答活动并准备环保小礼品吸引市民参与。孩子们对科普活动热情极高,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说道:“这样的科普活动特别好,能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图为实践小队队员开展微宣讲活动,向群众发放环保手册。
此次实践活动,兰州理工大学“萤火虫”实践团用创新“三维模式”开展黄河生态保护工作。他们通过调研洞察生态需求,以志愿践行护河使命,借科普传递绿色希望。黄河生态保护任重道远,期待更多青春力量投身其中,共同绘就黄河生态美好未来画卷,让母亲河永远奔腾不息,造福中华民族。

图为兰州理工大学“萤火虫”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在黄河沿岸兰州中山桥段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