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至18日,成都外国语学院“情系乌蒙,麦浪青年振兴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共13名师生赴云南昭通彝良县海子镇大田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实践队围绕产业帮扶、教育支持、基建协作、民生服务等领域开展实践活动,将青春的智慧与汗水挥洒在滇东北的群山之间,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一、精准调研:脚沾泥土探实情精准把脉解民需
实践队甫一抵达,便与驻村第一书记段书记、村党支部任副主任及其他村委干部展开深入座谈,系统梳理村情。大田村地处云南东北山区,以花椒、腊肉为支柱产业。青壮年外流、留守群体占比高、部分基础设施待完善等问题突出。基于“实际所需”,团队精准制定三项计划:产业纾困—助力花椒抢收、拍摄产业宣传片;教育扶智—为留守儿童开设趣味英语与急救安全课程;基建协作—参与道路清障、水渠修缮。
为响应总书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路的号召,7月9日,在驻村干部带领下,11名实践队员扛铁铲、握镰刀,分段清理村道杂草,疏通堵塞水渠。73岁的道路管护员娇奶奶看见焕然一新的路面,感慨道:“这条路我一个人干一个月才能清理完,娃娃们一天就完成了!这就是实打实的青年力量啊!”
7月10日,段书记引领队员走访困难家庭,走访过程中,更多真情与困境浮现。在一户七口之家,儿子外出务工撑起全家,儿媳罹患20余种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七旬老母亲劳作时鼻血染红纸巾,仍咬牙坚持下田。走访中更发现小升初考试取得189分(满分200)的寒门学子,村委干部当场承诺为其对接社会资助。同时,“爱心养猪”计划启动,村委干部协调捐赠猪苗及后续成品回购事宜,预计将为每户增收1500-2000元,点亮希望之光。
二、枝叶关情:民生服务暖人心守护健康传温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7月11日,实践队针对当地老年人开展“守护生命健康”主题宣讲。队员们化身“健康使者”,通过情景演示传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以相声小品寓教于乐,普及“三高”防治;又改编情景剧《王大妈买药记》揭露养老诈骗套路,并用亲切方言细致讲解高血压防治与烫伤急救知识,将健康关怀送到老人心坎上。
三、播种希望:童心沃土播希望教育赋能助成长
点亮童心,播种希望。7月12日,在上寨组活动室,一场英语互动教学拉开帷幕。团队英语专业成员精心设计“英语单词萝卜蹲”游戏,将五官、水果等词汇融入趣味动作,激发苗寨儿童英语兴趣。红十字持证队员则指导操作CPR(心脏复苏术)模型,强化“防溺水六不准”安全意识。活动惠及50余名儿童,发放英语作业本50本、红领巾50条和安全折扇30把。初二学生杨小兰在写下朴素心愿:“今天我学会了叫ambulance(救护车),长大了我要当医生救奶奶。”知识的种子,悄然萌芽。
四、筑路兴产:挥洒汗水筑通途聚力兴产探新路
产业与生态共建,方有振兴长效。7月13日下午,暴雨突袭,断枝堵塞村道。实践队闻“汛”而动,联合村干部冒雨清障4小时。驻村段书记肩扛碗口粗树干,队员黄川玲手被划伤仍坚持作业,最终众人合力恢复1.5公里道路畅通。当晚,实践队更与华中科技大学支教队联合召开乡村振兴交流会,共商农产品推广与教育帮扶协作机制。
电商赋能,山货出山。7月14日,跨境电商专业成员为村民开展“抖音运营+视频剪辑”培训。村民姜姐在指导下完成首条花椒推广视频,激动不已:“原来通过网络,我们的农产品可以走向全国各地,这可真是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电商星火,照亮山乡致富路。
镜头记录振兴。7月18日,实践队聚焦花椒、腊肉产业,用专业设备全程记录花椒采摘、晾晒、筛选过程,拍摄古法制作宣传片。任副主任盛赞:“这些影像让山货‘会说话’,是大田村走向市场的通行证!”
五、汇聚微光:躬身力行汇微光山海情深映初心
实践队躬身力行,将关怀融入点滴。7月15日,“公益照相馆”在村委会活动室温情开张,团队成员为30余位老人拍摄肖像照并送照上门。78岁的李爷爷摩挲着塑封照片哽咽:“我娃儿在外头打工十多年都没回来,这张照片我一定要寄给他看。”得知七旬娇奶奶家劳力短缺,7月16日,全员冒酷暑进椒园抢收。队员手指被椒刺扎破、汗水浸湿衣衫仍咬牙坚持,3小时采收百余斤花椒,守护了孙辈的“学费希望”。7月17日,谢艾雨、邹迅老师自发资助4名品学兼优贫困生(每人1200元/年),助力缓解“因学致贫”问题;队员们更翻山越岭走访5名独居老人,送上米面粮油;帮助空巢老人清扫房屋、喂牛;并将紧急联系人电话存入老人手机。73岁的苗族王奶奶紧握队员双手,热泪盈眶:“这些娃娃们比我亲孙子还贴心!”
六、实践总结:萤火虽微,愿为其芒;山海虽远,行则将至
十日征程,硕果盈枝。实践队累计修整道路3公里、冒雨抢收花椒逾百斤,开展的教育宣传活动惠及村民200余人次。指导老师谢艾雨深情总结:“青年学子需沉入田间地头,从‘实际所需’破题,方能真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队长刘佳霖表示,团队将持续跟踪帮扶家庭动态,让温暖不断线。
从泥泞土路到电商云端,从急救课堂到烈日椒田,“情系乌蒙,麦浪青年振兴队”以专业之能、青春之力,深刻响应了“强国建设”的时代号召。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汗水浇灌希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正如大田村段书记所言:“难走的路,一步步总能走顺;难熬的日子,一点点总能亮堂。”萤火虽微,愿为其芒;山海虽远,行则将至。青春之光,正照亮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