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南京审计大学学子开展革命历史研学实践

为响应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南京审计大学团队“探访常州三杰故居,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新时代青年革命历史研学”实践小分队,于8月10日至8月16日开展为期七天的革命历史研学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文化传播、调研分析等多种形式,深入探寻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位革命先烈的精神密码,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力量的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一、实地探访,触摸历史温度
走进瞿秋白纪念馆,泛黄的手稿、陈旧的眼镜,无声地诉说着这位“为真理而死”的革命家的坚定信仰。当“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的诗句映入眼帘,队员们被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深深触动。张太雷故居内,一张泛黄的世界地图格外引人注目。讲解员介绍,这是张太雷当年研究国际形势时常用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见证了他为探索救国道路付出的心血。“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张太雷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这种无畏的革命精神让队员们深受震撼。在恽代英纪念馆“利社会、利国家、利天下”的誓言墙前,队员们久久伫立。馆内展出的恽代英与青年学子的通信手稿,字里行间满是对青年的殷切期望。“我们不能辜负先烈的期望,要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队员童飞扬在参观日记中这样写道。
研学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认真记录三杰的生平事迹,还与纪念馆的志愿者、讲解员和党史研究者深入交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队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常州三杰”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民族解放事业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队员贾可一表示,要将“常州三杰”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创新传播,让红色故事“潮”起来
“如何让红色故事走进青年心里?”这是队员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线上,“我为三杰写三行诗”话题挑战一经发起,就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笔尖划过历史/惊醒沉睡的誓言/我们续写新篇”“太雷一声吼/震碎旧世界/春色满人间”一句句饱含深情的三行诗,道出了青年对先烈的敬意。主题Vlog以镜头为桥,带网友沉浸式探访故居,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景呈现,让更多人了解三杰事迹。
线下,队员们走进社区和中小学,开展“红色故事会”活动。8月11日运河花苑社区第九届心蕾创造营暑托班上,队员乔婧和晏睿涵结合团队研学成果讲述三杰故事,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许多同学踊跃举手,积极表达看法,课堂氛围十分热烈。活动结束后,一位同学说:“原来革命先烈离我们这么近,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青春应该有担当。”
 8月16日,在北港街道“奋进现代化,奋力挑大梁”主题宣讲活动中,队员韩颖以“我最喜欢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为题,徐徐铺开了恽代英狱中洒泪家书的故事,讲述了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在场居民无不动容。

三、调研分析,探寻红色文化传承之道
为了解青年群体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现状和接受偏好,队员们设计了《红色文化认知调查问卷》,面向35岁以下群体收集了200份有效反馈。同时,队员们还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年进行了深度访谈。基于这些数据,队员们撰写了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如开发红色文化主题的文创产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革命场景等。

四、接力传承,青春使命永远在线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自身受到了深刻的红色教育,更通过创新的传播形式,让“常州三杰”精神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革命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要与时代结合,找到与青年的情感共鸣点。正如队员们在实践总结中所说:“赓续红色血脉,是责任,更是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让革命精神在青春的接力中永远传承下去。”(作者:宋芷欣)
 
    来源:宋芷欣
    发布时间:2025-08-2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