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南京财经大学“芋见兴化·夏耕记”团队赴崔垛村调研助农产业发展

南京财经大学“芋见兴化·夏耕记”团队赴崔垛村调研助农产业发展
      8月9日至13日,南京财经大学“芋见兴化·夏耕记”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江苏省兴化市沙沟镇崔垛村,围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主题开展三下乡活动。团队以丑薯(方言叫山芋)和芋头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考察农田、深度访谈村民、系统学习非遗技艺等多元形式,全方位探索乡村振兴实践路径,为崔垛村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
 
一、躬身田野:解码特色种植与产业升级密码
 
       在崔垛村大队会计高银兵的引领下,“芋见兴化·夏耕记”团队走进丑薯种植基地。基地里,丑薯藤蔓交错、长势喜人,团队成员们俯身观察丑薯的叶片形态、块茎发育情况,并向种植户详细询问灌溉周期、施肥用量等日常管理细节。据村党委书记介绍,丑薯作为崔垛村传统作物,近年来借助品种改良项目,引入抗逆性强、口感独特的新品种,同时搭上品牌建设快车,注册“崔垛丑薯”商标,打造地域特色名片,已成为村民增收重要引擎。
对于芋头产业,团队同样投入细致调研。在芋头种植田,成员们学习芋头的培土、除草等田间管理技术,还走进村民家中,跟随当地村民学习芋头的传统烧制方法。从选芋、清洗到蒸煮、调味,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乡土智慧。因为季节原因,团队成员虽未能亲身参与从田间采摘芋头的过程,但是队员们都认真的学习了芋头的烧制方法,品尝了芋头的美味,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与传统技艺交融的独特魅力,也直观感受到特色种植产业的发展潜力与升级空间。

图为团队在村民家中品尝的芋头烧肉。徐玥供图.jpg
 
二、对话村民:聆听需求与政策落地回响
 
       “芋见兴化·夏耕记”团队秉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理念,逐户走访崔垛村村民,围绕产业发展、政策落实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村民房大娘家中,堆放着去年收获的丑薯,她指着堆积的薯块说:“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太及时了,教的科学种植方法,让咱的丑薯产量、品质都上去了,现在就盼着能把这些好东西卖个更好价钱,就是销售渠道还得再拓宽拓宽 。”


 图为当地新闻社对从房大娘的采访。供图沙沟镇政府.png 
        走访中,多位村民提及,虽然政策扶持下,种植技术、种苗供应有了保障,但在产品销售端,仍以线下零散批发、本地农贸市场售卖为主,缺乏稳定、多元的销售渠道,优质农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针对此,团队结合农业经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现场探讨并提出初步方案:一方面搭建线上营销矩阵,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展示崔垛丑薯、芋头的种植环境、品质优势,打造“田间到餐桌”的溯源营销模式;另一方面推动村内合作社优化联营机制,整合散户资源,与大型商超、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形成稳定销售链条,相关建议得到村民认可与期待 。
 
三、红色寻根:汲取文化传承与振兴动能
 
       活动期间,团队还将目光投向崔垛村的文化脉络,探访沙沟镇红色遗迹。在当地文史专家的讲解中,成员们了解到革命战争时期,崔垛村百姓踊跃支前、掩护伤员的红色故事,感悟到先辈们的奉献精神与家国情怀。同时,积极参与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从制作传统红薯、芋头美食的精细技艺里,体会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学习地方戏曲的独特唱腔、动作中,感受民俗艺术的魅力 。
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根基。红色文化赋予乡村发展以精神指引,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则是乡村的独特标识,二者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既能为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内涵,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又能以产业发展反哺文化传承,让乡村文化“活”在当下、“火”向未来,为乡村振兴凝聚起文化动能与精神力量 。
 
四、总结反思:锚定方向与青春担当践行
 
       此次崔垛村调研之行,“芋见兴化·夏耕记”团队以专业视角深入剖析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既看到政策扶持下,崔垛村在特色种植产业培育、文化传承探索中的积极成果,也明晰了产业升级中销售渠道拓宽、三产融合深化等待解难题。

 
图为团队成员到达崔垛丑薯种植基地时的合影。供图徐玥.jpg
 
       团队指导教师夏玉凡表示:“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此次实践,让学生们把专业知识融入乡村发展实际,既为乡村产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也让学生在实践中读懂乡土中国。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崔垛村产业动态,深化校地合作,从技术支持、品牌塑造、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赋能,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
“芋见兴化·夏耕记”团队通过崔垛村之行,用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赋能发展,在躬身实践中书写南京财经大学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也为更多高校学子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了“深入基层、扎根田野、服务三农”的青春样板 。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芋见兴化·夏耕记”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青春下乡推普,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语你同行” 乡村振兴实践队前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鞍山村,开展以普通话推广为核心的三下乡活动。实
  • 08-24 关注:0
  • “普通话推广+实践”赋能乡村发展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作出
  • 08-24 关注:0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