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挺膺担当传承志 青春赋能非遗新篇章

  2025年7月25日至8月4日,烟台大学“药护遗梦”实践队以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引领,奔赴济南平阴县、聊城高唐县及潍坊诸城市,扎实开展了以“守护传统工艺,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团队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主题,依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红色文化弘扬基地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探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使命担当。
  
  探索阿胶非遗:千年技艺的守正创新
  实践队首站抵达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阿胶的发源地。在福牌阿胶生产基地,队员们深切感受到“水火相济”传统工艺与现代智能生产的有机融合,体会到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修泉先生系统讲解九十九道工序背后蕴藏的工匠精神,强调“守正创新”是阿胶技艺永葆活力的根本。
  
  图为团队成员与阿胶非遗传承人进行访谈。引凤通讯员秦默晗/摄
  
  在阿胶博物馆,队员们通过文献、实物与AR技术,全面学习阿胶自《神农本草经》以来三千年的药食同源文化,感悟中华医药智慧与现代科技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阿胶博物馆。引凤通讯员秦默晗/摄
    
  非遗玫瑰糕点: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作为“玫瑰之乡”,平阴的鲜花饼工艺彰显出地方特色产业的蓬勃生机。实践队员深入加工工坊,实地学习玫瑰糕点的传统制作技艺,并提出将玫瑰糕与阿胶、蓝印花布等非遗元素创新融合,打造“平阴三绝”文创礼盒,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拓宽传播渠道。这一尝试不仅为传统美食注入新活力,更探索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化消费的创新模式,展现了青年一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作为。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玫瑰加工坊。引凤通讯员张祉诺/摄
    
  非遗蓝印花布:经纬之间的匠心坚守
  在平阴县安城镇,实践队深入体验蓝印花布的制作全流程,从刻版、刮浆到浸染、晾晒,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匠心。团队着眼于非遗的当代价值,与传承人共同探讨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纹样数据库、生成创新设计,推动这一黄河文化重要载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和人群,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的可行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合影。引凤通讯员秦默晗/摄
  
  红色宣讲:非遗与革命精神的双向赋能
  实践队专程赴聊城高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聆听退伍老兵深情讲述抗战时期和守卫边疆的英勇事迹,观摩珍贵革命文物,并在现场开展融合非遗与红色文化的主题宣讲。队员们深刻阐释了非遗在革命年代所提供的物质支持与精神鼓舞,强调红色基因是激励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坚定了“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信念与决心。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红色纪念馆。引凤通讯员张祉诺/摄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主题宣讲。引凤通讯员周紫怡/摄
    
  结尾感悟:文脉赓续中的青春使命
  
  图为团队合影。引凤通讯员王才广/摄
  通过本次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非遗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而红色基因则是引领非遗创新发展的精神旗帜。队员们表示,要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赋能非遗保护,积极走进“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推动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交融共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
  
  联系人:张祉诺
  学校:烟台大学
  指导老师:张晨  
    来源:张祉诺
    发布时间:2025-08-25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挺膺担当传承志 青春赋能非遗新篇章
  • 2025年7月25日至8月4日,烟台大学“药护遗梦”实践队以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引领,奔赴济南平阴县、聊城高唐县及潍坊诸城市
  • 08-25 关注:0
  • “格物”志愿行
  • 西南石油大学“格物致知”团队于2024年7月在重庆忠县香山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围绕“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主题,开展了
  • 08-24 关注:3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