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卓 万云婷/文 付枭枭 韩博川/图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分离问题愈发突出,为畜禽粪污处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农业农村部于2025年年初发布了"推进种养结合,重构种养循环系统"的指示,构建合理的种养循环体系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种养分离现状,全面掌握乾县农户种植情况和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乾县调研团深入当地开展实地调研,为了解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现状提供参考。
调研团选取了乾县5个镇23个村作为调研对象,其中梁山镇、临平镇属于平原地区,阳峪镇、峰阳镇、注泔镇属于丘陵地区,涵盖了乾县主要的地形特征。团队成员深入各村,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与当地农户广泛交流,详细了解农户的种植、养殖情况,包括作物种植类型、施肥方式、种养规模等关键信息。
深入农户,调研种养现状
团队成员深入各村,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与当地农户广泛交流,详细了解农户的种植、养殖情况。调研过程中,团队共收集了431份问卷,掌握了平原地区与丘陵地区在作物选择、施肥偏好等方面的差异特点。
图1 调研团成员向农户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图2 农户利用窑洞养殖家禽家畜
调研发现,当地农户种植最多的是小麦、玉米、苹果,其中苹果作为乾县的特色种植产业尤为引人关注。在施肥方式上,大田作物绝大部分不施用有机肥,主要原因是有机肥肥力较小,需要三袋有机肥才能达到一袋化肥的效用。果园情况则不同,苹果、梨、西瓜等果园大部分会施用有机肥来提升果品品质和甜度,但也面临有机肥获取困难、成本较高的问题。其中约60%的果农选择施用商品有机肥,因为其施用便利且更易获得。
走访养殖场,了解产业现状
调研团队还走访了当地的养殖场,与养殖场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详细记录了不同养殖场的养殖种类、养殖规模以及粪肥处理方式等关键信息。团队发现乾县养殖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陕西素有"世界奶山羊看中国,中国奶山羊看陕西"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生产基地,乾县正是这一优势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粪肥处理方式上,调研发现大部分小型养殖场会将粪肥直接堆放后施用于农田,较大型的养殖场则会将粪肥售卖给大规模果树种植区或有机肥料制造厂。这些发现为掌握乾县种养分离的实际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3 调研团成员实地走访当地养殖场
图4 果园对牛粪进行堆肥处理
旱情严峻,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深切感受到了当地正面临的严峻干旱形势。陕西省正经历着2024年冬季至2025年夏季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仅35.6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62%。
关中平原受灾最为严重,乾县同样深受干旱影响。调研团了解到,关中地区4月以来降雨量不足10毫米,部分区域连续40天无有效降水,全省有超过600多万亩旱地小麦不同程度受灾。面对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部分农户甚至需要到水库买水进行浇灌,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在与农户和养殖户的交流中,团队感受到了干旱对种养业带来的直接冲击:小麦产量明显下降,玉米生长发育受阻、株高不足,苹果等果树结果偏小、品质受到影响,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图5 持续干旱下的玉米田现状
图6 调研团成员合影
此次乾县之行,调研团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养殖场,真切感受到了关中大地种养分离的现实状况,也见证了农户在干旱挑战面前的坚守与奋斗。面对严峻的农业挑战,团队将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科学分析,为推动种养循环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征程上贡献青年学子的智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