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川轻化学子解码振兴密码——文化,产业与青春同行

    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青耕羌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31    阅读:

为深入了解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践,探索民族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之道,2025年8月13日至15日,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青耕羌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活动。团队通过走访、座谈、观察等方式,聚焦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民宿经济及青年赋能等主题,用青春视角解码羌乡振兴密码。

激活文化基因 让古老羌韵焕发新生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中国古羌城,沉浸式感受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文创店铺内,刺绣精美的传统服饰、纹样别致的民族饰品让人目不暇接,店主通过一件件手工艺品,讲述着羌族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我们鼓励学生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羌绣,让老技艺跟上新潮流。”阿坝职业学院的陈老师介绍,师生共同设计的羌绣笔记本、金属书签等文创产品已进入市场调研阶段,部分还申请了专利。

  针对文创产品市场化问题,实践队提出“让文创融入日常场景”的建议,希望通过设计实用化、风格年轻化的产品,让羌族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而在古羌城广场,正在排练的羌族奶奶们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文化的经济价值:“游客来看我们跳舞,顺带买些特产、住上几天,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从创意设计到全民参与,羌族文化正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成为拉动乡村发展的“内生引擎”。

聚焦特色产业 为乡村经济注入新动能

  茂县的青山绿水间,藏着特色农业的发展密码。8月14日,实践队深入青脆李基地、花椒地和瑞雪苹果种植区,与农户、种植户面对面交流。在青脆李基地,现代化种植技术让果实品质稳步提升,但收购商却面临着运输成本高、销售渠道窄的难题。“可以借助直播电商东风,让青年返乡人才牵头,把果园变成‘直播间’。”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提出“农旅融合+电商推广”的建议,希望通过打造采摘体验游、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等方式,破解销售困境。并结合当地特色为青脆李量身设计了一款包装盒。这份充满巧思的设计得到了团委书记的认可,认为其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目前已交由茂县文旅局,助力该地区青脆李的推广宣传,让这份来自田间的清甜被更多人知晓。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茂县花椒,是当地村民的“致富椒”。实践队了解到,完善深加工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是花椒产业的发展关键。而多次在全国赛事中获奖的瑞雪苹果,也让队员们看到了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的潜力,计划通过校园宣传、社交平台推广等方式,助力“好果子”卖出“好价钱”。

凝聚青春力量 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民宿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在茂县坪头羌寨,由村民房屋改造而成的民宿保留着浓浓的“家味”,干净整洁的院落、独具特色的羌族装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避暑。“政府帮我们改造房屋、培训服务技能,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就是夏天用水用电有点紧张。”民宿老板的话,让实践队将“完善基础设施”纳入了调研建议。

  实践活动最后,团队与茂县团委书记座谈,了解到当地正通过支持青年返乡创业、开展志愿服务、建设“童伴之家”等举措,让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近期举办的阿坝州石榴籽工程主题活动,更是通过非遗展示、特色产品展销、音乐会等形式,为青年创业搭建了文旅融合的新平台。“大学生的新鲜思路能给茂县带来新活力,希望你们持续关注这里的发展。”团委书记的话,让队员们倍感责任在肩。

  此次实践活动中,“青耕羌乡”实践队用脚步丈量羌乡大地,用眼睛发现发展机遇,用智慧贡献青春方案。团队表示,将认真整理调研成果,形成具体可行的建议,为茂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轻化学子的力量,让青春之花在民族地区的振兴路上绚丽绽放。(通讯员 陈颖 熊宇鑫 罗雪鸥 倪文艺)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