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4日,河海大学法学院“智理枫桥,明法润心”中国特色调解机制调研团赴江苏省苏州市,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实地调研。作为国家级大创项目“社会风险治理中中国特色调解机制研究”的重要实践环节,调研团以风险社会理论为指导,深入一线探访苏州市司法局、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苏州市吴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相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元和街道司法所、朱巷社区等多家单位,通过实地走访市中院与综治中心、与政法部门开展座谈、调研国家级完整社区试点建设典范、对话基层调解工作者、走访群众等,系统梳理苏州在调解机制协同化、专业化、数字化方面的创新做法与典型经验。
调研团首站抵达吴中区综治中心,与综治中心办公室谭主任、业务管理科周科长以及资深调解员代表开展综治中心工作模式主题座谈,触摸“一站式”解纷的治理脉搏;次日,团队深入相城区,在元和街道司法所、朱巷社区和区综治中心继续探寻苏州经验的多样形态,与元和司法所吴所长开展基层调解工作运作模式主题座谈,与相城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就调解队伍结构优化路径开展讨论,还步入朱巷社区——这一入选国家级完整社区试点建设的典范,学习社区特色法治建设。

调研团还走进苏州市司法局和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构建对苏州调解工作的宏观理解。在市司法局,调研团与法治促进处孙处长围绕“苏州市社会风险治理中的调解机制”这一核心议题进行深入座谈,双方就调解工作现状、特色模式创新、大调解体系构建、多元调解融合发展等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探讨。走进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诉服大厅,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低位服务台、盲文版互动指南、种类齐全的诉讼知识手册等充满人文关怀的便民举措,感受着“立案诉服集成一体”的便捷高效。通过专题影片,中院重点展示了自主研发的“苏州市社会治理司法指数一点通平台”,让青年学子们直观而震撼地触摸到了苏州基层治理的科技前沿和智慧高度。

从综治中心高效运转的“一站式”枢纽,到社区公园润物无声的沉浸式普法;从“老书记调解室”承载的经验传承与为民情怀,到数字平台展现的智能赋能与未来图景,调研团成员们以法学视角透视出苏州多元调解机制的清晰脉络,对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调研团成员将带着在苏州触摸到的治理智慧与法治温度,继续深耕中国特色调解机制研究,走进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线,用青年的敏锐视角解码“中国之治”的深层逻辑,以法学的专业智慧,为构建更具韧性、更富效能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