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红十字会为筑牢农村地区反诈防线,提高居民急救知识水平,有序开展急救技能实操培训和反诈知识专题教育,组织“爱心融乡韵,急救护民安”专项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8月分别前往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山东德州新河地区、河北省沧州市四合街道社区、山西东赵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五地开展基层服务。,用实际行动传承红十字精神,主动服务健康乡村建设,有效推动健康社区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奉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作为此次志愿服务的重要一站,特别聚焦青少年与中老年人两大群体,对九个社区开展了反诈知识与应急救护技能主题宣讲,切实提升社区居民防骗识骗能力与自救互救水平。在面向中老年人的活动中,志愿者结合高频诈骗类型,通过多种形式,深入解析诈骗手法和防范步骤。现场许多老人边听边记,积极提问;针对青少年群体,团队则注重体验性与趣味性,设计了场景模拟、动画解读和实操比拼等环节。许多小学生表示,这些知识不仅有用,还“好玩、好学、好记”。
活动不仅有效增强了两大群体应对诈骗和突发情况的信心与能力,也进一步营造了“人人懂防范、个个会急救”的社区安全氛围,为构建韧性社区贡献了切实可行的青春力量。
图为志愿者教小学生进行急救技能操作
山东德州新河地区以反诈宣传为重点,同步普及急救知识。活动后访谈居民王桂霞,她表示通过这次讲座,了解到诈骗的常见手段及防范要点,诈骗能够有效应对。
图为志愿者进行反诈知识的宣讲
河北省沧州市四合街道社区面向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及社区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深入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重点剖析AI换脸诈骗、保健品骗局及“小利诱惑”等新型诈骗手段;同时普及心肺复苏、防烫伤五步法及溺水急救等科普技能。
图为志愿者为居民解答问题
山西东赵村面向村民及网格员宣讲反诈顺口溜,以绷带、三角巾开展急救教学。村民拍照记录要点,网格员将急救知识融入日常巡查,推动急救知识进村入户,扎根乡村。
图为志愿者向居民演示急救技能的实操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明秀青空间,面向30名7-12岁青少年,采用“理论传授+实践强化”模式教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意外灾害应对方法。孩子们互动积极,反响热烈,为进一步优化青少年安全与生命教育提供了方向。
图为学生独立完成心肺复苏操作
本次三下乡实践,把反诈宣传带进社区乡村,让急救科普在基层发挥作用,提升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居民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来自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4级的李文硕说:“作为本次德州三下乡活动的负责人,我感触颇深。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让社区居民了解诈骗的类型,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保障社区安全,这份价值让所有付出都格外有意义。”
来自教育学部小教语文(师范)专业的志愿者赵丹艺说她在面对老人时,深刻体会到知识传递的温度,真正的教育是让知识在乡土里生根发芽。当道具在老人手中,教室里的银发学员们目光始终追随着每个动作时,当老人们认真记忆急救步骤时,当奶奶们主动要求当“助教”示范时,她忽然明白:急救培训不是单向灌输,而是用生命温度唤醒生命意识,让守护的力量在乡间代代传递。
此次活动弘扬红十字精神,加深了基层群众对于反诈知识和急救技能理解与掌握,提升了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扩大了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调研和实践引导让知识更实用,全方面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团队始终牢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使命担当,为民生实事全力以赴,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何婧 高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