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爱困境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号召,提升公众对困境儿童的理解、尊重与关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护佑宝贝团队于2025年7月1日至7月31日组织了一系列以“爱护困境儿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与互动交流,增进参与者对孤残儿童生活状态、学习需求及心理世界的了解,促进社会融合与包容性发展。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二、活动筹备
2.1 目标设定
- 增进参与者对困境儿童现状的认识与理解。
- 提升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 促进困境儿童与社会的交流与融合。
- 探索并实践有效的关爱与支持方式。
2.2 前期准备
地点选择:梦向蓝天 萌童航模科普营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号楼十楼作为活动地点。
沪动未来 职业梦想家夏令营活动:上海市闵行区青年路299-5临-如家NEO-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七宝古镇地铁站店
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
团队组建:招募并培训了由志愿者组成的学生服务团队。
物资筹备:根据活动需求,准备了教学用具、游戏器材、礼物及必要的医疗辅助设备等。
方案制定:详细规划了活动流程、安全预案、互动环节及后期反馈机制。
三、活动实施
3.1梦向蓝天 萌童航模科普营
3.1.1航空知识科普
在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的海底奇境公益空间里,南航通飞学院“护佑宝贝”团队为骨科住院患儿送去了一堂关于飞机与飞行科普课程。患儿们在团队成员的热情带领下,开启了一段奇妙的航空探索之旅。团队成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飞机的构造、飞行的原理以及飞机的发展史等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纷纷踊跃提出自己关于航空知识的小问题。有的孩子问道:“飞机那么重,是怎么飞起来的呀?”还有的孩子好奇地问:“最早的飞机是什么样子的呢?”面对天真的孩子们,团队成员一一进行了耐心解答,让他们在互动中收获了更多知识。
3.1.2航模手工制作
手工环节热闹非凡,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拿起飞机模型零件,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开始动手拼搭。拼搭完成后,团队成员启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孩子们纷纷用五彩斑斓的颜料为自己的模型填涂梦幻色彩。一件件独一无二的飞机模型在孩子们的巧手下诞生,承载起他们小小的航空梦想。
此次活动,不仅为患儿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航空与飞行知识的窗户,也丰富了他们的住院生活。“护佑宝贝”团队用爱与知识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为他们艰难和枯燥的治疗带去了喘息和快乐。
3.2沪动未来 职业梦想家夏令营
3.2.1参观航天科普研学基地
活动当日,夏令营成员们在“护佑宝贝”团队成员的带领下来到了航天科普研学基地。在这里,孩子们跟随着讲解员,近距离接触了一个又一个承载着中国航天梦的展品,一点点揭开宇宙和飞行器的奥秘——从飞机的基本原理到火箭的发射过程,从空间站的运作到航天员的生活。在萤火壹号的备用卫星前,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起卫星外包裹着的金箔的作用,团队成员在一旁答疑解惑。讲解结束后,团队成员又针对航空知识给孩子们进行了拓展,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和孩子们聊了好多“硬核”话题:如怎样才能成为飞行员、航天员,火箭为什么能飞那么高,我国的航天事业还有哪些厉害的成就……那些课本里、电视上的知识,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孩子们眼中充满了憧憬,在他们心里一颗“航空航天梦”的小种子悄然种下。
3.2.2体验非遗扎染
参观结束回到营地后,团队成员带着孩子们体验了非遗扎染技艺。从历史、材料到制作过程和艺术特色,团队用精心准备的PPT为孩子们讲解了关于扎染技艺的知识。随后,孩子们化身扎染艺术家——折叠、捆扎、浸染,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亲手创作一件件独一无二、充满想象力的扎染作品。孩子们说染布就像天空和大海,各种彩色的扎染图案就像星星和云朵。晚上,孩子们穿上自己设计的专属扎染T恤,成就感满满地走上“T台”自信地展示成果。
夜幕降临,城市霓虹次第亮起,它们照亮了一群孩子的梦:让病痛暂时靠岸,让异乡也充满温暖,让每一双小手都能把命运写成可以放飞、可以染成彩色的名字:希望!
四、活动成效
4.1 参与者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大多数参与者表示此次活动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深刻体会到了困境儿童在生活中的不易与坚强,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并愿意未来继续参与此类活动。
4.2 困境儿童受益
活动不仅为困境儿童带来了欢乐与陪伴,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增强了社交能力和自信心。部分孩子还在活动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获得了更多的认可与鼓励。
4.3 社会影响
本次活动通过媒体宣传与社交平台分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了公众对困境儿童问题的认识度,促进了社会对困境儿童的包容与接纳,为构建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贡献了力量。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5.1 存在问题
- 活动覆盖面有限,部分偏远地区困境儿童难以受益。
- 部分志愿者对困境儿童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入,需加强专业培训。
- 活动形式较为单一,需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提高参与度与互动性。
5.2 改进建议
- 加强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扩大活动覆盖范围,惠及更多困境儿童。
- 定期举办志愿者培训班,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 创新活动形式,引入更多科技元素与创意项目,提升活动吸引力和实效性。
六、结语
本次“爱护困境儿童”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社会责任的践行。我们深知,关爱困境儿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持续关注。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尊重、理解、关爱”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方式,为困境儿童创造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让爱与温暖洒满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