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禁毒防艾课件走进社区,看着居民们认真聆听的眼神,从最初的些许陌生到后来主动提问交流,那一刻真切感受到知识传播的重量。一张张宣传单递出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一份份守护健康的心意。
图:宋超颖在为社区居民讲解禁毒防艾ppt(作者:周雅茜)
团队协作的过程也藏着成长的密码。设计宣传单时为一个版面细节争得面红耳赤,剪辑视频时对着素材反复打磨到深夜,制作PPT时合力把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表达……这些磨合让我们从“各干各的”变成“并肩作战”,沟通力、执行力就在这样的实践里悄悄生长。
当最后一张禁毒防艾宣传单被社区大爷小心翼翼折进衣兜,当课件里的知识要点在居民们频频点头中落地生根,我站在黑龙江东方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螺丝钉小分队"的队旗旁,忽然读懂了"基层服务"四个字的千钧重量。这场以青春为名的实践,让我们在烈日下的社区广场、在居民们信任的目光里,触摸到了中国式现代化最生动的肌理。
更珍贵的是,社区的认可像一束光,照亮了基层服务的意义。当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来了真好,居民们都盼着下次活动”,当我们和常去的便利店阿姨熟到能聊上几句家常,突然明白“基层”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具体的事组成的温暖场域。
图:原跃铭在给居民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图:刘鑫)
这次实践让我懂得,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正需要无数像我们这样的“螺丝钉”,在基层土壤里扎下根、发好芽。青春的力量,从来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融进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次用心付出里。这段经历会成为我们行囊里最宝贵的财富,提醒我们永远记得: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心怀热忱,方能不负青春。
图:李中福在给居民发禁毒防艾宣传单
离开社区那天,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回望这场实践,我们或许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但看着居民们手里紧握的宣传单,想着那些被解答的疑惑、被消除的偏见,便懂得了"挺膺担当"的深意。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里,需要高楼大厦的宏伟,更需要千万基层服务者的坚守。我们这些学建筑的青年,既要能设计钢筋水泥的骨架,更要懂得为社会肌理注入温度
图:“螺丝钉小分队”大合照(作者:龙翔社区美丽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