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领航核工业 初心驱动强国梦—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学子社区宣讲“两弹一星”精神点燃爱国火种
近日,德城区肖何庄社区宛如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小型文化殿堂,热闹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中文系扬帆志愿者先锋队宣讲员张欣然,怀揣着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崇高敬意与传承使命,带着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走进社区,精心开展了一场以“党旗领航核工业 初心驱动强国梦”为主题的志愿宣讲活动,为社区青少年们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生动深刻的爱国科普课。
活动筹备时,张欣然投入大量精力。她明白传统说教式宣讲难吸引青少年,也难让其理解“两弹一星”精神内涵。于是,她以主题宣讲为基础,结合知识竞赛等多样形式,将精神核心要义融入互动环节。为保活动顺利,她提前准备历史文献、影像等多种资料并深入研究整理,还精心设计竞赛题,涵盖基本历史知识与精神内涵,让孩子们竞赛中既学知识又感精神魅力。
活动当天,社区活动室里座无虚席,孩子们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紧紧盯着讲台上的张欣然。张欣然面带微笑,用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开启了这场精神之旅。她首先通过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了“两弹一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壮丽画面,那震撼人心的爆炸场景、科研人员们专注工作的神情,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随后,张欣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两弹一星”的背景故事。她从国际形势的严峻说起,讲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再到科研人员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当讲到科研人员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默默奉献的故事时,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两弹一星”精神,张欣然还设置了知识竞赛环节。她刚一提出问题,孩子们便纷纷举起手来,争先恐后地抢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每一个正确答案的背后,都是孩子们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初步理解和感悟。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张欣然还精心准备了小奖品,有精美的画画板、可爱的便利贴,心愿纸,糖果等。每当有小朋友准确回答问题,就能收获一份惊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这些互动环节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不仅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更让原本凝练抽象的精神在亲身体验中变得具象可感。活动结束后,许多孩子仍然意犹未尽,他们围在张欣然身边,询问着更多关于“两弹一星”的故事。
此次活动成功地将“两弹一星”精神从厚重的史册引入了鲜活的社区生活,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科学梦想与爱国情怀的种子。这些种子就像一颗颗希望的火种,将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燃烧,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爱国精神。
活动结束后,张欣然表示,她希望借一场场宣讲活动,如播撒希望种子,让新时代青年深入了解科研先辈在艰苦环境中为国家和民族铸就的辉煌历史。她期望青年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以昂扬姿态投身爱国实践,在科研创新和社会建设中担当责任。相信不久后,受精神熏陶的青少年会如幼苗般成长,带着忠诚与梦想投身国家发展,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参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助力我国实现强国梦。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探寻非遗茶韵,传承文化瑰宝
- 7月1日上午,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考察团师生一行七人,首站来到平里镇的祁门非遗手工坊。
- 08-10 关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