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井冈情·中国梦”:红色精神铸魂,青春使命担当

为传承红色基因,探寻乡村振兴路径,8月3日至11日,青岛科技大学“红茗井冈振兴团”奔赴革命圣地井冈山,深度参与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第六期)。九天时间里,团队成员以青春之姿,穿梭于红色历史与乡村现实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信仰力量,在调研实践中探寻发展密钥,让井冈山精神在青春践行中熠熠生辉。
  五指峰峦间的晨雾尚未散尽,急行军的汗水已浸透衣衫。当双脚踏上黄洋界的哨口,猎猎山风卷起历史的烟尘,耳畔仿佛响起竹钉阵前的呐喊与滚木礌石的轰鸣。“井冈情·中国梦”,一次向历史深处的虔诚叩问,更是一场对青春使命的庄严确证——当指尖触摸草鞋的稻草,当胸膛激荡红歌的旋律,当目光触及无名烈士的碑文,“担当”二字便从教科书跃出融进血脉,化为青年肩上沉甸甸的自觉。
  理想之光,在历史回响中愈发明亮。北山陵园肃穆的默哀、重温入团誓词的铿锵,将抽象信仰化为可触的崇敬。钟国华老师课堂上,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的壮举、马亦夫班长胸膛堵枪口的无畏,用生命诠释了理想高于天的真谛。“献盐”抉择,映照的是“我将无我”的信仰纯度,小井红军医院的手术室现场,张师长重伤之下毅然献出珍贵食盐,宁可自己牺牲也要保全战友的抉择,更是理想信仰在生死关头的璀璨绽放——那份无言的牺牲,成为穿透岁月最震撼人心的教科书,“小我”的牺牲,只为托举“大我”的存续,他们用生命注解:真正的担当,是危难时刻将集体置于自我之上的本能。
  奋斗之路,于身体力行中感知其重。“急行军”三公里山路,脚下崎岖让我初尝红军征途的艰辛;马源村自制“红军餐”,烟火缭绕中体味革命岁月的粗粝与乐观。最难忘怀草鞋课堂:沈柏羽老师讲述“不借”别名背后深意,亲手编织的过程笨拙却虔诚。麻绳勒入指尖的微痛,瞬间连通了历史——当年红军正是穿着这样的简陋草鞋,跋山涉水,以血肉之躯筑起希望长城。“艰苦奋斗”不再是口号,而是指尖的触感与心中的敬畏。
  人民伟力,在双向奔赴中生生不息。“三湾改编”情景教学,我们模拟组建“太极茗心”班,分工协作重现“支部建在连上”的智慧,深刻理解组织扎根群众的力量源泉,“三湾”薪火,熔铸的是“组织起来”的集体智慧。黄洋界上,民众“竹钉阵”、“滚木礌石”筑就了铜墙铁壁,这一奇迹启示更如醍醐灌顶:人民战争的伟力,源于组织凝聚的汪洋大海。大井村邹老师带领的走访,茶博园里井冈翠绿的清香,无不印证着这片红土地的生机——革命传统与今日的绿色发展,在人民的奋斗中和谐交融。
  薪火之传,于血脉赓续中汲取滋养。“家风”传承,赓续的是“隐姓埋名”的报国赤诚,“革命后代讲家风”如一堂特殊的党史课。夏川、张蕴钰等前辈的故事,将“老十八军”精神、马兰基地的“两弹一星”功勋,从历史档案还原为鲜活家训,这些“平凡”家史里,藏着共和国最硬的脊梁。这些流淌在血脉中的忠诚与奉献,无声诉说着信仰的代代相承。当研讨会上各高校思想激荡,我们深知:新时代青年肩负的,正是将这融入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继续传递,让井冈星火永耀征程。
  下山并非终点,而是“星火”燎原的新起点。青科大学子感悟到,稻草虽糙却能系紧理想,恰如“笃学”坚守初心,亦似橡胶经锤炼不改韧性;山路虽陡能踏成担当征途,正是“竞合、创新”校风指引下的奋进,宛若橡胶于逆境中展现适应与创造力。未来,青科大学子将以“不借”的志气自缚“精神草鞋”,这志气里有“自强、务实”的底色,亦含橡胶“坚韧不拔、勇承重载”的品格;以“献盐”的赤诚捧出实干真心,这份赤诚呼应“明德”校训,亦契合橡胶“甘于奉献”的内核。红土地的精神火种将与“弘毅、拓新”校训、“竞合、创新”校风及“同心协力”橡胶精神相融共生,激励青科大人以坚定信念、务实行动、创新勇气,在万里山河间书写新时代担当,彰显传承与创新的力量。
    来源:红茗井冈振兴团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社会实践报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