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大学就业处主导的“访企拓岗”暑期社会实践队,相继深入教育科技与工程建设两大关键行业代表性企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西安分校与中建六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开展深度调研与交流。作为继物流行业企业走访后的重要行程,此次活动旨在拓宽校企合作维度,精准对接多元化人才市场需求,为优化人才培养和拓展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通道提供实践依据。
上午,实践队抵达中建六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并进行参观学习。
图为实践队参观企业
在进行座谈会环节,企业方特意安排了在该公司任职的多位长安大学毕业生校友参与座谈交流。长安大学带队教师向企业代表详细阐释了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学科优势以及现阶段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期望。
图为学校老师向企业介绍学校情况
中建六局一公司方则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主营业务布局及核心人才缺口进行了系统性介绍。中建六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重点解析了公司的人才培养体系,他指出:“针对应届毕业生,企业实施了‘星火计划’,核心包括双导师带教机制、多岗位轮岗实践等全周期成长支撑方案。”该经理亦提及,近年入职的长安大学毕业生普遍展现出较强的专业适应性和实干精神,部分人员已成为关键项目团队的中坚力量。
图为实践队与企业进行交流
座谈交流环节气氛热烈。企业技术骨干与实践队学生围绕行业发展趋势、职业发展通道及应届生薪酬结构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受邀的长安大学毕业生校友结合自身成长轨迹,分享了从校园过渡至职场的经验:“一线工程项目是锻炼专业综合能力的宝贵平台,持续学习意识与实践经验的积累至关重要。”这些来自职场前沿的真实故事,为在校生提供了可借鉴的成长模型。
图为实践队在六局一建合影
下午,实践队转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西安分校。在参观过程中,分校教学环境的规划理念、运营管理模式以及团队文化氛围给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新东方西安学校校方代表代老师接待了实践团队,并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介绍了企业的业务架构与发展态势。代老师阐述了新东方对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相较于单一专业背景,具备强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沟通协作能力和持续抗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具发展潜力。”代老师基于数据指出,长安大学毕业生在新东方教师岗位上也展现出特有的优势,其严谨务实的特质与教学岗位的需求存在较高契合度。此外,代老师还就应届生在求职材料准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学生关心的教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分享了专业见解。
图为实践队与新东方老师进行交流
实践走访带来的信息冲击引发了团队成员的深度思考。在返程途中,实践队员分享道:“教育科技与建筑工程分属不同领域,但两家企业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沿脉搏,对自身知识结构优化与职业规划有了更明晰的方向。”带队教师在总结时强调:“此类深度企业走访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信息传递与校企关系的铺垫,更在于为在校生构筑起连接理论课堂与产业实践的认知桥梁。”
长安大学就业处“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将持续至八月上旬,后续计划深入多个领域的领军企业。实践队将通过系统化的实地考察、校友深度访谈、岗位需求剖析等形式,全面采集不同产业在转型升级期的人才需求特征、能力模型变化及新兴岗位方向等关键信息。这些来源于市场一线的一手资料,将汇编成详实报告,直接服务于长安大学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及就业指导服务的精准化升级,加速形成“产教融合、供需对接”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此次聚焦教育科技与建筑产业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长安大学推动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战略的持续深化。通过组织学生深入产业一线,不仅拓宽了潜在的就业合作渠道,更有效促进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标准上的共识凝聚,助力学生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观。该校就业工作的这种主动“走出去”对接企业需求、积极“引进来”优化培养模式的新路径,正在为毕业生搭建更具竞争力的就业支持平台。
此次实地考察,长安大学师生不仅带回了宝贵的行业洞见与岗位信息,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产业变革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对于企业而言,实践队的深度交流亦传递出高校推动人才培养紧跟市场需求的积极信号。这场致力于打通校园育人体系与产业用人需求的实践探索,正在开启校企协同育人的新阶段。
(供图:刘译洋,作者:付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