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探寻当地乡村振兴与发展之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品味乡村故里,擘画振兴新篇” 实践服务团奔赴杭州建德千鹤村,开启了一场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首日,服务团成员抵达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基地内,一幅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诉说着千鹤妇女在时代浪潮中奋勇争先、拼搏奋进的故事。从她们为支持国家建设,勇敢打破传统束缚,投身劳动生产的壮举,到如今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余热,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各项事务,这种自强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成员。在基地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下,大家了解了千鹤妇女精神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丰富内涵,感受到她们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力量,明白了巾帼力量在乡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实践团走进建德梅城古镇。漫步古街,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古建筑错落有致,仿佛穿越回了往昔时光。大家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豆腐包、梅干菜饼、玉米粿。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承载着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品尝美食之余,成员们还与当地商户交流,深入了解这些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和传承故事,得知这些美食背后都有着代代相传的制作秘诀,以及与古镇历史紧密相连的故事。古镇在保留这些传统瑰宝的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旅游元素,让古老文化与现代活力交织,为乡村振兴开拓出别样路径。

当天下午,我们前往千鹤造纸厂参观。踏入厂区,锈迹斑斑的大型造纸机器映入眼帘。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造纸厂往昔的辉煌,也感受到它与千鹤发展的紧密联系。而如今,尽管生产已停滞,但那些废弃的生产设备却承载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工业记忆,见证千鹤村的发展历程。我们穿梭在厂房之间,思考着这些传统工业遗存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意识到它是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通过合理开发与利用,这些旧址有望焕发新的生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次调研让我们明白,乡村振兴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的产业振兴,更要挖掘历史资源,传承文化脉络,让旧貌换新颜,为乡村发展注入可持续的文化动力。

活动最后一天,服务团来到当地一家晒面工厂。在晒面手艺人的介绍下,成员们了解到传统手工晒面的全过程,以及传统手工晒面的市场前景、面临的挑战以及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这种传统技艺不仅是当地文化瑰宝,也是推动乡村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此次建德千鹤之行,实践服务团成员收获满满。在三天的调研与实践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乡村产业对于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无论是千鹤妇女精神所激发的内生动力,还是梅城古镇美食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亦或是传统手工晒面技艺的独特魅力,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基于此,实践小组建议当地应进一步挖掘特色资源,强化品牌建设,深化产业融合,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服务质量,以推动乡村产业持续繁荣。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建德千鹤乡村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调研,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与有益探索,为助力乡村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了青年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