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济宁7月23日电(通讯员 赵英乐)为丰富社区儿童暑期生活,助力解决家庭看护难题,2025年7月19日至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锌梦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邹城市钢山社区,开展为期5天的“阳光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员结合专业特长,开设课业辅导、科学小实验、手工制作等课程,陪伴社区20名6-12岁儿童度过充实假期,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钢山社区是邹城市建成较早的居民社区,常住居民中双职工家庭占比较高。每到暑期,“孩子无人看管、假期生活单调”成为社区家长的普遍困扰。钢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往年暑期,社区活动室虽开放,但缺乏专业引导,孩子们大多只是聚在一起玩手机。今年打造‘阳光课堂’,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让社区资源得到了更好利用。清晨,实践队员提前抵达社区活动室,将提前准备的图书、文具、实验器材分类摆放,还在墙面贴上卡通贴纸营造温馨氛围。
“这个字的偏旁是‘氵’,说明和水有关,就像‘河’‘湖’‘海’都是有水的地方。”上午,实践队员正在给低年级儿童讲解汉字结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孩子中不少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平时忙于工作,辅导作业力不从心。“实践队员来了之后,不仅帮孩子解决了学习问题,还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习惯。

图为实践队员辅导儿童作业。赵英乐 供图
手工课则以“环保小制作”为主题,队员们带来废旧纸盒、瓶盖,彩泥等材料,和孩子们一起做成小树等作品。一名孩子用瓶盖拼出“谢谢”两个字,说要送给队员们。实践队员表示,设计这些课程是希望通过动手实践,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和创造的乐趣。社区工作人员在一旁观察时发现,平时坐不住的孩子,在手工课上会主动和同伴交换材料。“这些变化说明,孩子们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专注和互动,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图为儿童在手工课上创作。赵英乐 供图
实践队员还结合暑期安全重点,开展了“防溺水、防中暑”安全课。队员们先播放了防溺水动画短片,用卡通形象演示“哪些地方不能去游泳”“落水后如何自救”。随后又教孩子们识别中暑症状:“如果觉得头晕、出汗多、不想吃饭,可能就是中暑了,要赶紧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喝淡盐水。”为了让知识更易记,队员们还编了安全口诀:“夏天热,别贪凉,陌生水域不去闯;遇中暑,别慌张,阴凉补水能帮忙。”孩子们跟着念了几遍,很快就记住了。队员们还准备了简易急救包,现场演示如何处理轻微擦伤、蚊虫叮咬,让孩子们知道“遇到小伤口要先洗手,再涂碘伏”。
曲阜师范大学锌梦未来社会实践队队员表示,此次“阳光课堂”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付出,而是和孩子们一起成长”。钢山社区居委会也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基础,持续优化社区儿童服务,让“阳光课堂”的温暖延续下去。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锌梦未来社会实践队队员合影。赵英乐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