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五溪非遗园的香韵:蒋琼与她的药香传承之路

  众所周知,“品茗、插花、焚香、挂画”并称“四般闲事”,既是君子雅事,更深深植根于荆楚大地的文化肌理。它既延续了楚地先民对自然的亲近与敬畏,又融入了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彰显着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韵味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湖南怀化,便有一处能让人沉浸式体验焚香意趣、感受文人雅韵之处——五溪非遗园。
  7月13日,“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专程来到位于怀化市鹤城区五溪非遗园三楼的非遗传承人传习中心,向太月香会全国师资团讲师、国家级高级香道师蒋琼老师请教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玉琼香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创新传承。

  该图为蒋琼老师引导团队成员品香的场景(石霄供图)
  刚踏入蒋老师的传习基地,便闻到一缕若有似无的清香,不浓不烈,瞬间似抚平了路途的奔波。抬眼望去,几位“雅士”正围坐案前,专注揉捏香泥,轻执香箸调理香灰,一举一动皆透出沉静与专注,团队成员不禁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雅致。蒋老师身着一袭素色衣裙,笑意盈盈地迎上前来,她轻声引路,将大家带到自己的工作台前——案上整齐摆放着各式香具:素白的瓷盘里盛着细腻的香粉,竹制的香模雕刻着缠枝莲纹,紫砂小罐上贴着雅致的标签,空气中浮动的香气正是从这里缓缓弥散开来。

  该图为蒋老师与团队成员分享香料的场景图(石霄供图)
  闲谈间,团队成员得知蒋老师毕业于怀化医药学院,这独特的专业背景让她的制香之路自起点便与众不同。当多数人执着于香的“雅”与“韵”时,她却大胆将医理与制香相融合,在传统香方的基础上注入药理智慧,创造出独特的“奇香”。正如她所说:“香可怡情养性,药可疗疾祛病,而药香相融,方能达成身心同调的境界。”这番话让团队成员对她调制的香品愈发好奇,蒋老师见状,笑着捧起一只青瓷香炉,邀请众人轮流品闻。凑近炉边,那股独特的香气便愈发清晰。它不似寻常香料那般浓烈张扬,令人不由自主地沉下心来,连呼吸都变得舒缓。

  该图为蒋琼老师工作台上的各种制香原料(石霄供图)
  随后,蒋老师毫无保留地向团队展示了这款药香的制作全过程。她先播放了一段录制的制香视频,从选材时对野生香料的严苛筛选——必须是晨露未干时采摘的鲜材,到炮制阶段用古法蒸、晒、炙去除杂质,再到以石磨细细研磨成粉,直至按“君臣佐使”的医理配伍调和,每一步都透着对细节的苛求。视频结束后,蒋老师取出一碟刚从窖藏中取出的香粉,亲自演示后续工序:她将香粉轻轻铺在素白瓷盘中,置于案几上。微凉的穿堂风拂过,香粉在气流中缓缓舒展,而这一步就叫“醒香”。“就像好茶需醒茶,香也需与天地之气相融,才能释放本真。”蒋老师轻声解释道。香醒罢,再将其铺展在竹制香模中。指尖轻压间,香模上的云纹图案便在香泥上清晰浮现,纹路深浅随力度自然流转。成型的香品被小心收入带盖的紫砂壶中,她轻旋壶盖,留一道微隙让香气继续散开来。最后,她取来一小撮干燥的艾叶,以火引燃,待火星即将熄灭时,将其轻触香包一角。只见一缕白烟袅袅升起,渐渐如同薄雾漫散开来,那股融合了草木清芬与药材醇厚的香气再次弥漫开来,沁入心脾,让在场众人真切体会到“焚香静坐,可涤荡尘心”的妙境。
  从医理与香道的跨界融合,到每一道工序里的匠心坚守,蒋琼老师的玉琼香文化,恰如这缕香烟,既延续着荆楚大地的古老智慧,又在当代非遗传承中焕发着新的生机,让“四般闲事”里的焚香雅韵,在五溪河畔生生不息。蒋老师在采访最后更是希望有像她一般的人可以将自身专业或兴趣所学有效应用到香的创新发展之路上,这便是她作为香道传承人最迫切的期望。

  该图为“拾遗楚韵·启为创新”团队与香道传承人蒋琼及其弟子的合影(石霄供图)
  “拾遗楚韵·启为创新”团队也坚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到香文化创新与传承的道路上来,让这股清香更加绵长,不仅飘在非遗园的案几上,也能走进寻常生活里。让更多人在快节奏的日子里,能借着这缕香气,感受到传统的温度,让老手艺在新时代里活得更有滋味。
    来源: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石霄
    发布时间:2025-08-0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