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守护漓江碧水 共筑生态屏障——以保护漓江生态为例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代诗人韩愈笔下的漓江胜景,至今仍是桂林最动人的生态名片。近年来,桂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通过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和全民参与,全力守护漓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漓江保护已上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战略。2023年以来,桂林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5.6亿元,实施“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关停搬迁沿岸养殖场、采石场等污染源127处,建成污水处理设施43座。通过“智慧漓江”监测系统,对水质、大气、生物多样性等60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流域内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标准。
    在阳朔县兴坪段,曾经因过度开发裸露的山体已重新披上绿装。林业部门采用“岩壁喷播”新技术,在喀斯特地貌上成功复绿面积超12万平方米。渔政部门开展  “漓江土著鱼保护行动”,投放光倒刺鲃、桂华鲮等珍稀鱼苗300万尾,沿岸湿地生态恢复率达92%。现在漓江又能见到成群的白鹭了。在江边生活了50年的老渔民李建国感慨道。
  保护漓江已成为市民共识。全市注册“漓江卫士”志愿者超2万人,今年开展净滩活动160余次,清理垃圾80吨。中小学校将“漓江生态课”纳入校本课程,文旅企业推行“低碳游船”改造。在刚刚过去的“漓江保护月”中,20万市民参与线上环保知识竞赛,创历史新高。
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表示:“我们将继续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漓江永葆‘甲天下’的生态魅力。”如今,这条蜿蜒百里的生态廊道正焕发新生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本。
(文/卢一连 图/朱婧 改/崔天丰)
2025.7.1

 
    来源:卢一连 朱婧 崔天丰
    发布时间:2025-08-1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