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设计赋能公益,协创传文脉——江南大学“益起设计”团队书写残健共融新篇章

2025年7月,无锡荟聚商圈迎来一场集文化传承、环保实践与公益助残于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益起设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27名志愿者)联合无锡市可益会公益设计实验室、无锡荟聚水滴商店,共同打造“一日店长”公益手作活动。活动以“1+1+1”(残友+志愿者+儿童)协作模式为核心,通过非遗手工、绿色环保手工两大主题课程及后续公益市集,实现了文化传承、环保教育与公益助残的三重价值,为残健融合搭建起温暖桥梁。
 
 
双主题课程落地:让传统与自然成为沟通的语言
活动历时15天,前期聚焦技艺教学与情感联结,后期转入公益展卖,形成“教学—创作—展卖”的完整闭环。
 
 
 
 在非遗手工主题课程中,“绒花扭扭棒制作”“英雄脸谱艺术工坊”“传统翻花巧手坊”三大体验区人气高涨。以色彩缤纷的扭扭棒替代传统蚕丝,儿童在残友与志愿者的指导下制作象征和平的绒花发簪,感受“永不凋零的匠心”;在脸谱绘制中,孩子们与搭档将英雄人物的忠诚与坚韧化为视觉符号,用红色诠释勇敢,以特殊笔触再现历史记忆;传统翻花则让亲子家庭在纸张的折叠、剪裁与翻转中,体验非遗技艺的灵动与趣味。
 
 非遗课程之后,绿色环保手工主题“自然之痕”接力上线。“自然拓印工坊”里,参与者以落叶、花瓣为素材,通过传统植物拓染技艺,将自然脉络转化为独一无二的生命印记;“石上生花创作区”中,洗净的鹅卵石、圆木片成为基底,回收的纽扣、树枝、毛线经拼贴、上色,变身为充满想象的装饰与挂画。两大环节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重新审视废弃物的价值,尤其帮助儿童建立资源循环意识。
 

公益市集赋能:从“作品”到“故事”的温暖传递
课程结束后,100余名参与者(含残友、儿童家庭、志愿者)共同创作的绒花发饰、英雄脸谱、翻花玩具、自然拓印画等手工艺品,在无锡荟聚水滴商店举办公益展卖(善款全部用于公益助残)。
 
(展卖照片)
 
(部分儿童/家庭与团队合影留念)

 双向成长显价值:公益是照亮彼此的光
“活动的核心不是完成手作,而是让每个人都能被看见、被需要。”江南大学“益起设计”团队表示。残友通过教授技艺获得自信与收入,儿童在协作中学会尊重与包容,志愿者在服务中理解公益的深层意义——这场实践打破了“单向帮助”的公益模式,构建起残健群体双向成长的桥梁。
 
从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到环保理念的落地生根,再到残健共融的社会共识,“一日店长” 活动以创意为笔、善意为墨,书写了社会实践的温暖篇章。团队将继续与可益会携手,让文化传承与公益助残的故事持续延续。
(文稿:廖冬梅) (图源:益起设计团队)
 
    来源:江南大学“益起设计”志愿服务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