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从“百鸟朝凤”到“童心绽放”:一场传统美德的现代启蒙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让沉淀千年的智慧瑰宝穿越时空,生动鲜活地走入下一代的心灵世界,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命题。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童韵传承・剧启新章”实践队创排的《百鸟朝凤》儿童剧,以其深刻的洞察与创新的实践,为我们展示了儿童戏剧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独特价值与巨大潜力,完成了一次从“传承”到“创承”的成功跃迁。
  (图为实践队合照。瞿雨璇 供图)
  儿童剧绝非简单的“小儿科”艺术,其本质是一种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与表演的综合性教育形式。这种多元融合的特性,恰恰与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态内在相通。“童韵传承・剧启新章”实践队深谙此道,他们的工作远非对民间传说的简单复述,而是一场充满敬畏与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团队从浩瀚的文化宝库中遴选出蕴含“仁爱”、“奉献”、“团结”等中华民族核心美德的《百鸟朝凤》故事,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儿童化”改编。
  (图为《百鸟朝凤》绘本封面图。瞿雨璇 供图)
  这场改编的核心在于叙事语言的转变。剧本摒弃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晦涩古语与说教腔调,代之以充满节奏感、音乐性和童真趣味的对白,使之完美契合幼儿的听觉习惯与认知水平。在情节架构上,团队强化了故事的戏剧冲突与角色的成长轨迹,将凤凰塑造为一个并非完美无缺、却因善良与勇敢而绽放光辉的可爱角色,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代入感与情感冲击力。
  (图为演出中的互动环节。瞿雨璇 供图)
  更为重要的是,演出彻底打破了传统舞台剧“你演我看”的单向传输模式,创造性地将高互动性环节深度嵌入剧情脉络之中。孩子们不再是安静的旁观者,而是被邀请成为故事的共同创作者,通过“协助百鸟渡过难关”、“共建爱心家园”等情境任务,亲身实践剧中所倡导的互助与共享精神。这种全身心的沉浸式体验,使得抽象的道德观念不再是外在的训诫,而是内化为了孩子们真切的情感共鸣与行为意向。
  此次艺术实践雄辩地证明,儿童剧是实现传统文化“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绝佳路径。它通过艺术的手段,成功完成了将文化从“文本”到“体验”、从“古老”到“当代”、从“知之”到“好之、乐之”的关键转化。它让传统文化不再是陈列于博物馆中的静态遗产,而是变成了可感、可触、可参与、可继承的动态生命体,真正在童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拥有高度文化自信和深厚民族认同感的下一代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图为互动环节小朋友们认真制作“树叶”。瞿雨璇 供图)

  (通讯员 瞿雨璇)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童韵传承・剧启新章”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8-31    阅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