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十堰群山叠翠,十堰市安家沟村的儿童之家里传出阵阵欢笑声。一群身着马甲的青年志愿者正手把手教孩子们做心肺复苏,稚嫩的小手按在模拟人胸口,认真模仿着“按压30次、吹气2次”的动作要领。这是“康护童行”社会实践队在山村开展健康服务的生动一幕,为期九天的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热忱,为村民们送去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的健康课。
童享健康:播撒急救知识的种子
“小朋友们,当看到有人摔倒昏迷,我们应该先大声喊他,看看有没有反应……”在安家沟村的儿童之家内,志愿者手持急救手册,用生动的表演引出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为了让孩子们理解抽象的急救知识,团队特意准备了现场演绎、图解和互动游戏,将专业术语转化为“按压要像拍皮球一样有力”“吹气要像给气球充气”等生动表述。
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现场更是热闹非凡。志愿者们两两配合,一人扮演气道梗阻的“小患者”,一人演示腹部冲击的正确手法,孩子们围成一圈仔细观察,随后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老师,我刚才帮琪琪把糖果咳出来了!”7岁的柏可欣举着沾满彩笔颜料的小手欢呼,脸上洋溢着掌握新技能的自豪。
除了急救技能,团队还针对乡村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开设专题课堂。在“明亮眼睛看世界”主题课上,志愿者用视力表和放大镜让孩子们直观感受近视的影响,教大家做“眼球米字操”;“甜甜的梦”睡眠健康课上,通过 bedtime story 讲解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发放的“睡眠记录表”成了孩子们睡前打卡的新任务。孩子家长看着孩子认真记录睡眠时间的样子,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孩子能吃能睡就行,现在知道还要讲方法,志愿者真是帮了大忙。”
情暖桑榆:守护银发族的健康日常
实践队还提前为村中老人们准备了慢性病的预防手册,挨家挨户为村中老人们进行宣讲,实践队的活力为老人们的家增添了欢声笑语,即使语言不通,仍然认真交流,悉心教导。
双向奔赴:爱心传递激活乡村健康活力
实践队的行动很快引起了安家沟村支部和妇联的关注。村支书在考察活动时,看到孩子们熟练演示急救动作,当即表示:“这些知识太实用了,以后要把急救培训变成常态化活动。”妇联主任也与实践队队长进行了热切交流,还邀请实践队里学习过心理健康的同学去养老院宣讲心理健康知识。
离村那天,孩子们为志愿者献上自己种的花,手里挥舞着志愿者送的小礼品。队员李晴说:“我想,我们来的时候带着教案和设备,走的时候装满了沉甸甸的信任与牵挂。康护童行不是终点,而是我们与这片土地健康约定的起点。 ”
这场跨越城乡的健康接力,不仅为山村送去了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更搭建起青年与乡村对话的桥梁。当急救知识的种子在童心发芽,当健康理念融入老人的日常,这个夏天的温暖记忆,终将生长为守护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