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部署,引导青年学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e起护航”实践团奔赴济南市和潍坊市诸城市,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传,用专业智慧与青春力量筑牢基层网络安全防线,为社区居民传递“数字关怀”和“网络守护”。
扎根社区:精准宣讲护民生
7月17日至23日,实践团成员首站抵达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在唐工山社区居民委员会与山水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协助下,面向不同群体开展了针对性网络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在唐工山社区活动中心,团队成员考虑到该社区老年居民比例较高、受网络诈骗风险较大的实际情况,采用“案例分析+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讲解网络诈骗防范知识。针对“冒充子女求助转账”、“虚假保健品推销”等高发诈骗类型,通过情景再现手法,使居民直观掌握诈骗话术特征,并现场指导居民设置手机隐私权限、识别钓鱼链接。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在社区公告栏张贴了宣传海报,并向居民发放《家庭网络安全手册》,该手册通过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有效提升了老年居民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山水社区以年轻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实践团针对性地围绕“职场信息保护”与“移动支付安全”两大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团队成员通过数据可视化图表,系统分析了社交媒体发布内容可能导致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详细阐述公共WiFi使用的安全隐患并现场演示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的安全设置方法。在互动交流环节,多位年轻居民主动分享了个人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团队成员逐一进行了专业解答,现场讨论氛围浓厚,反响积极。
走进校园:趣味互动筑防线
7月23日至26日,实践团成员深入部分学校和教育机构,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定制了差异化的网络安全宣讲内容。
在济南明致乐行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实践团采用了递进式宣讲策略:针对学前班儿童,通过《安全上网小卫士》动画短片及“网络安全拍手歌”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授“不点击陌生链接”、“不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住址”等基础网络安全知识;对于小学至初中阶段学生则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深入剖析网络沉迷的危害性,并通过模拟“陌生网友邀约见面”、“游戏账号买卖诈骗”等典型风险场景,引导学生掌握拒绝与求助的正确方式。
在山东省诸城市第一小学二年级课堂上,实践团成员采用漫画手册与互动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团队成员通过设置“收到陌生人发送的游戏皮肤链接是否应当点击”、“发现同学在网络平台使用不当言论是否应当予以提醒”等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景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举手抢答的过程中,逐步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活动结束时,团队成员向学生们分发了印有网络安全口诀的卡通书签,以此鼓励学生们主动承担起“网络安全小哨兵”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此次网络安全宣讲活动,实践团有效填补了基层网络安全宣传教育领域的漏点,团队成员在实践中也进一步深化了专业认知与理解。未来,“e起护航”实践团将基于此次宣讲活动中收集的居民与学生反馈数据,对宣讲内容进行系统性优化,并计划开发网络安全科普短视频与互动手册等多元化宣传材料,旨在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将网络安全知识推广至更广泛的社区与校园环境,助力持续构建基层网络安全的青年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