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七彩童行,梦启乡途”乡村支教团走进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胡桥村,为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场集安全教育、语言推广与非遗传承于一体的公益支教活动,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上午,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首个环节是趣味防诈课堂,志愿者们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讲解和互动问答等形式,用孩子们易于理解的语言解析常见诈骗手段。30分钟的课堂里,“陌生人给的糖果能要吗”“家长的电话号码要记牢”等实用知识被巧妙融入游戏中,孩子们在欢笑中掌握了基础防骗技巧,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随后开展的推普小课堂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志愿者们结合邵阳方言特色,设计了绕口令挑战赛、方言转普通话接力等趣味环节。当孩子们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念出“四是四,十是十”时,现场笑声不断。志愿者肖同学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轻松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普通话的魅力,同时尊重方言文化,帮助他们在交流中建立自信。”
最令人期待的非遗漆扇制作环节于9:20准时开始。志愿者们提前准备好空白的扇子、矿物质颜料等材料,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传统漆扇。从颜料的调配到扇面的绘制,孩子们专注投入,不一会儿,一把把形态各异的扇子初见雏形。待扇面晾干后,孩子们用油性记号笔认真书写邵阳方言与普通话对应的句子,“呷饭”对应“吃饭”,“何解”对应“为什么”,在笔墨间完成了一次方言与通用语的对话。
活动尾声,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举办了一场小型展览,将制作完成的漆扇整齐排列在阳光下。五彩斑斓的扇面与稚嫩的字迹相映成趣,既展现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也记录了语言学习的瞬间。胡桥村党支部书记表示:“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又传递了实用知识,希望支教团能常来村里开展活动。”
此次支教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将安全教育、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不仅为乡村儿童送去了关怀与知识,也为高校学子践行社会责任搭建了实践平台。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七彩童行”支教项目,让更多乡村儿童在陪伴中收获成长。
云支教助学计划(简称“云支教”)由有爱有未来企业志愿行动、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联合多方于2018年设立,以“互联网+教育扶贫”的方式,精准对接贫困县中小学校,为大学生助学支教和企业志愿服务提供可持续的教学直播平台和服务。帮助乡村中小学校接触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截至2023年,共有18家企业、265所高校的志愿者参与,在安徽、青海、云南、海南、甘肃、四川、宁夏等地区的303所乡村学校,开展12,693课时云支教课程,直接受益学生1,05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