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凝大爱,薪火永相传

      2025年7月8日,杭州师范大学学生医疗咨询服务队“心心点灯”暑期社会实践杭州分队走访了遗体(器官)捐献者林阿姨的家属郭叔叔,在倾听与交流中,感受这份跨越生死的奉献情怀,探寻生命价值的另一种绽放形式。新一代“点灯人”们怀揣“守护健康,传递关爱”的信念,用温暖双手捧读林阿姨留下的生命诗篇,见证超越生死、永续传承的人间大爱。

      生命永续,大爱传承
      生命如烛,燃尽成光;大爱若河,奔涌不息。

(郭叔叔向点灯人们讲述故事)
 
      林阿姨确诊病情时已至晚期,郭叔叔记得,在病房的那段日子里,空气都带着苦味,林阿姨忽然半玩笑地抛出一句话:“要不捐了吧。”一句轻飘的话,却在查询网页间慢慢沉淀——原来遗体可以化作医学生的课本、研究的钥匙。意识到遗体(器官)捐献的意义后,林阿姨坚定的做出了遗体捐献的选择。“她性格大大方方,直爽又有自己的主意。”郭叔叔这样追忆道。于是,在生命的终章,她用这份豁达,将句点改写成了冒号。
      “她去世前被病痛折磨太久了,离开其实是一种解脱。”郭叔叔的话语中,没有想象中的万分悲痛,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思念。病房里,他见过太多人拼尽全力仍不敌命运,悲剧一幕幕叠映。那些日夜让他明白,面对疾病人类终究渺小,唯有珍惜当下、积极生活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回应。
      从知晓妻子决定到完成捐献,他把万千心绪都沉淀在那段漫长的守护里。虽然周遭仍有不少“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但他坚信,只要有人坚持宣传,哪怕每次能改变的人有限,遗体捐献事业也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
      谈及遗憾,郭叔叔坦言,最可惜的是妻子未能见证孩子的成长。他主动询问我们学校内是否有纪念捐献者的地方,希望等孩子稍大一点后,可以带着孩子去看看,告诉他:那里有母亲留下的最特别的爱。孩子或许描摹不出母亲的眉眼,但一定会记得那束光——无私、被学生敬着的光,一位母亲最静、最亮的光。
 
(点灯人们与郭叔叔合照)

        在静默的时光长河里,“心心点灯”步履轻缓,只为拾取那簇最温柔的光。 林阿姨以病骨为炬,燃尽最后一点热度,便悄悄把余烬撒向课堂;郭叔叔以思念为灯芯,让微光在掌心延续。他们未曾穿上白袍,却用大爱在医学的扉页上签下姓名,化作永不熄灭的星火,指引后来者穿越黑夜,拥抱晨曦。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生医疗咨询服务队
    发布时间:2025-08-28    阅读: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总结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