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走进天池能源将二矿 沉浸式感知智慧矿山建设


7月4日,新疆天池能源将二矿迎来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一行。上午,天池能源负责人刘福明与师生展开职业规划座谈;下午,实践团在企业技术团队的带领下深入生产一线,实地探访地面生产系统核心器械,在“理论+实践”的双重赋能中解锁现代化矿山的科技内核。

职业规划座谈:刘福明寄语青年锚定能源报国坐标

“能源行业的转型浪潮,正是青年人才最好的‘练兵场’。”刘福明作为特变电工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天池能源董事,在上午的座谈会上以行业变革为切入点,为实践团成员勾勒职业蓝图。他结合将二矿“智能+绿色”的发展路径,从“技术创新、安全管理、低碳转型”三个维度强调:“未来的能源人才,既要懂传统矿业工程,更要掌握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当谈到校企合作时,他特别提到:“西安科技大学在矿业工程、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与企业的技术需求高度契合,期待‘北疆青锋’的同学们以专业所长为能源行业破局。”

实践团成员、露天开采专业学生小林感慨:“刘总提到的‘从图纸到现场’的实践思维,让我意识到课本知识与产业需求的连接点,这正是我们作为能源后备人才需要补足的能力。”

实地探访生产一线:技术专家导览解锁器械“智慧密码”

下午,实践团在天池能源生产技术部部长的带领下走进矿区现场。在智能干选车间,张部长指着高速运转的滚筒设备介绍:“这台AI识别干选机每小时处理原煤2000吨,通过图像算法0.1秒内完成煤矸分离,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40%。”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观察到,原煤经破碎机处理后进入分拣系统,红外传感器与机械臂协同作业,实现“分拣—输送—仓储”全流程自动化。

在露天矿坑观景平台,技术人员演示了无人驾驶矿卡的作业场景:“这些卡车搭载北斗导航与边缘计算系统,可在复杂地形中实现厘米级定位,配合智能传送带,单日物料周转量突破8万吨。”随后,师生们还参观了边坡监测雷达、5G巡检机器人等设备——雷达实时扫描矿坑地质数据形成三维模型,机器人则搭载气体传感器完成危险区域巡检,“过去需要人工值守的高危环节,现在通过智能化器械实现‘无人化’管控。”张部长的讲解让“智慧矿山”的概念具象化。

露天开采专业学生小王在参观笔记中写道:“亲眼见到课本里的‘干法选煤技术’‘边坡稳定性分析’转化为轰鸣的器械和动态数据模型,这种震撼让我更坚定了深耕能源领域的决心。”
    作者:大学生新闻网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赓续红蓝志,赤旗领航新征程:集大学子探访厦门红色地标与海事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