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团委学生会三下乡实践队:青春画笔绘乡村 躬身劳作助农兴

7月8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团委学生会“赴志愿 致青春”三下乡实践队走进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小河村与杉树村,开展墙绘和助农活动,以墙绘美化乡村环境,以劳作助力农产收获,用青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图为实践队墙绘小队在小河村墙绘现场 朱亭亭 供图
图为实践队助农小队在杉树村蔬菜基地现场 冯若涵 供图
画笔绘墙景 传递政策意
当天,小河村的墙面迎来了实践队墙绘小队的“妙笔”。实践队队员们带着颜料、画笔等工具,紧扣“两清两改两治理”主题开展创作。为让作品既具有艺术感染力,又精准传递政策内涵,队员们前期多次打磨设计方案。从构思画面布局,到细化每个场景元素,反复研讨调整,力求用生动笔触讲好乡村环境整治故事。
图为实践队墙绘小队进行墙面绘制 朱亭亭 供图
现场,队员们分工明确、默契协作。有的勾勒环境整治前的残垣断壁与杂物乱堆景象,有的描绘村民清扫垃圾、治理污水的场景,有的用卡通形象展现改厕改圈的新貌。烈日炙烤下,队员们始终坚守墙面,画笔不停,这份不惧酷暑的执着,正是青春最独特的诠释。
图为实践队墙绘小队合影 朱亭亭 供图
“墙绘不只是美化乡村的方式,更是政策宣传的‘活载体’。”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带队老师说,希望通过一幅幅直观生动的画面,让“两清两改两治理”理念悄悄融入村民日常,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大家主动参与到乡村环境整治行动中,让每一面墙都成为连接政策与民心的桥梁,让美丽乡村建设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图为实践队墙绘小队绘制成果 朱亭亭 供图
汗水润田畴 助农增收
与此同时,实践队另一小队来到杉树村垚旺果蔬村民合作社蔬菜大棚基地。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基地总面积达600多亩,主要种植上海青,芹菜,茼蒿等蔬菜,年产量达1095吨,运往贵阳的各个角落,保障着城市的“菜篮子”供应。
图为当地村民采摘上海青 冯若涵 供图
“基地蔬菜每天需要30到40名村民来采摘,大多是村里的中老年人,一天也能挣不少钱,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补贴点家用。”负责人指着大棚里忙碌的身影说。
图为当地村民将上海青打包装箱 冯若涵 供图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迅速投入助农劳动,分工协作帮助农户收割上海青。大家干劲十足,蹲在整齐的菜畦间忙碌起来。
图为实践队助农小队帮助当地村民搬运蔬菜 冯若涵 供图
“这菜可不能有半点破损,小个头的得挑出来,拔的时候轻着点别伤了菜叶,拔起后还要把带泥的根须剪掉,这样卖相好,才好销。”基地的农户阿姨们蹲在田埂边,一边手把手示范,一边细致叮嘱采摘标准。队员们听得认真,按要求逐株挑选:先俯身查看菜叶是否完整,再比对个头大小,拔起后便蹲在原地仔细修剪根部,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进湿润的菜畦里,指尖沾了泥土也顾不上擦。
图为实践队助农小队学习采摘技巧 冯若涵 供图
几次实践下来,阿姨们见队员们分拣的蔬菜整齐干净,完全符合售卖标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招呼道:“你们这手活儿练得不错,这片菜畦也交给你们!”
图为实践队助农小队帮助阿姨整理蔬菜 冯若涵 供图
“我之前从没干过农活,一开始还怕做不好,真上手才知道农民的不易,看似简单的采摘里藏着这么多门道。”一名队员笑着说,能得到认可特别开心,大家干劲更足了。在忙碌的劳作中,队员们切实体会到了农事的辛劳,也用实际行动为农户减轻了负担。
图为实践队助农小队在集市试点售卖上海青 冯若涵 供图
劳动结束后,大家挑出部分品相良好的上海青到集市试点售卖,还通过直播形式推介基地蔬菜,既为合作社带来收益,更点燃了青春助农的热情。
图为实践队助农小队合影 冯若涵 供图
从墙绘勾勒的乡村新景,到田间地头的躬身劳作,“赴志愿 致青春”三下乡实践队队员们在实践中既触摸到乡村发展的脉动,也积攒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招。这群青年学子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乡村的赤诚初心,书写着新时代青年服务基层的担当。
    作者:刘万理、冯若涵、铁沙沙、朱亭亭、张栩栩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团委学生会三下乡实践队:青春画笔绘乡村 躬身劳
  • 寻迹紫金石华光,感悟大鼓书声韵——经管学院“合启淮章”团队20
  • 寻味千年豆腐魂,赋能产业振兴路——经管学院“合启淮章”团队20
  • 童心绘就多彩梦,书店播撒关爱种
  • 2025年七月初,合肥工业大学“砼创华彩,乡伴成长”实践团队在启明书院开展“红蓝绿”三原色主题儿童关爱活动。
    红色篇章聚焦革命历
  • 07-10 关注:4
  • 青春实践沃土行 知行合一助“梨”兴——安徽理工大学“拾遗-薪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