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湘西州古丈县断龙山镇白溪关村“乡村科技文化节”圆满落幕。本次文化节由“望山”青禾服务队策划筹备,并邀请当地村民共同观看。它不仅是白溪关村的首场“科技文化节”,也是服务队在当地的收官实践之作。活动融入VR、AI等科技手段,以文艺汇演为核心,搭配成果展示与互动交流,既让村民直观看到服务队的实践成果,又为这段乡村情缘画上温馨句点。
多元汇演绽风采,乡土文化焕生机。
本次文化节共8个节目,分别由服务队与当地青少年共同演绎,以表演展现乡土活力与文化底蕴。为筹备这些节目,队员们利用休息时间,结合当地青少年的特点反复打磨编排,从动作设计到台词调整,耐心指导每一个细节。开场舞《相亲相爱》中,队员们手牵手围成同心圆,用舞姿传递民族团结的温情;武术表演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展现乡村少年的昂扬精气神;朗诵《祖国,我为你自豪》以稚嫩童声告白家国,真挚动人。
图为武术表演现场 郭佳晨摄。
红旗飘飘间,情景剧《烽火小英雄:雪峰山的号角》重现红色历史,唤醒在场观众的红色记忆;土家族摆手舞中,少年踏着传统节奏翩翩起舞,尽显土家文化魅力。大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改变自己》《我爱你中国》《如愿》串烧,将氛围推向高潮,歌声里既有青春的朝气,又包含着大家对乡村发展的热忱与期待。
图为《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合唱 张慧敏摄。
成果展区藏巧思:科技文化相融合。
汇演之外,成果展区同样引人驻足。“篱笆公约”、彩绘石头、“成长树洞”信箱、红色主题手抄报等展品,皆是服务队与青少年们连日来的实践成果。VR眼镜陈列一旁,戴上即可观看服务队为白溪关村特别拍摄的视频素材,让家乡文化在村民心中再度鲜活;照片展则通过AI修复老照片技术,复原青少年与家人间的珍贵记忆,以科技助力文化传播。
此外,队员们的书法作品亦点缀其间,亲手制作的书签赠予孩子,现场互动温馨。这些成果不仅是实践的见证,更让大家看到,服务队的到来为当地青少年儿童带来了别样成长,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也凝聚着服务队与村民们的深厚情谊。
图为服务队成员与当地青少年合影 郭佳晨摄。
温情告别盼重逢:实践印记助振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队员们与所有青少年在表演台上牵手同唱,文化节在《送别》的旋律中落幕。最后的班会上,服务队为孩子们分发大礼包,“老师,我以后来长沙找你”“这是送给你的礼物”等话语与泪水交织,大家相拥合影,约定共赴美好明天。这场告别背后,是服务队留下的一串串实践印记:教当地青少年使用AI修复的红色老照片并将照片赠送他们;共同绘制的“篱笆公约”被贴在村活动中心墙上,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彩绘石头、生态瓶、纸桥等等,这些印记终将成为乡村生长的养分,助力白溪关村在振兴之路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图为“乡村科技文化节”大合照 张慧敏摄。
此次“乡村科技文化节”的落幕,不仅是“望山”青禾服务队在白溪关村的短暂告别,更是白溪关村文化振兴的新起点。服务队带来的科技手段与文化活力,已悄然融入乡村肌理,青少年们在活动中收获的成长与信念,将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未来,这些实践印记将持续发酵,推动白溪关村在科技引入、红色传承、青少年培养等方面不断探索,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