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丹心照荆楚|知行领袖对农民运动的伟大见解

  为了探寻大革命时期党的农民运动经过,传承和弘扬前辈们崇高的精神,“荆楚丹心,薪火江城”小分队踏入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农民运动对于大革命的重要作用,并从苏区的故事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领袖对农民问题十分重视。1926年9月,他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论述了农民运动与国民革命的关系,指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特权,要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他指出,与工人阶级首先进行经济斗争不同,“乡村的农民,则一起来便碰着那土豪劣绅大地主几千年来持以压榨农民的政权(这个地主政权即军阀政权的真正基础),非推翻这个压榨的政权,便不能有农民的地位,这是现时中国农民运动的一个最大的特色”。12月20日,领袖出席湖南全省第一次农、工代表大会的欢迎会,在作《工农商学联合的问题》演说时指出:“国民革命是各阶级联合革命,但有一个中心问题。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一切都要靠农民问题的解决。”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领袖到湖南的湘潭、湘乡、衡山、醴陵和长沙等县考察农民运动。他召集农民和农运工作者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于3月在《战士》周报上公开发表。在这个报告中,他热烈赞颂农民群众打翻乡村封建势力的伟大功绩,尖锐地批驳党内外责难农民运动的各种谬论,阐明农民斗争同革命成败的密切关系。他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应当站在农民的前头领导他们前进。他强调:必须依靠广大贫农作“革命先锋”,团结中农和其他可以争取的力量,把农民组织起来,从政治上打击地主,彻底摧毁地主阶级的政权和武装,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由农民协会掌握农村一切权力,然后进行减租减息、分配土地等斗争。中共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瞿秋白很重视这个报告,于3月间在《向导》发表该文的前两章。4月,当汉口长江书店以《湖南农民革命(一)》作书名将此报告公开出版时,瞿秋白为之写了序。

  苏区精神
  (一)    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是苏区精神的灵魂。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斗争充满生死考验。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苏区军民坚持斗争胜利的根本动力。

  (二)    清正廉洁
  清正廉洁是苏区精神的品格。党和苏维埃政府注重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开展了党史上第一次反腐肃贪斗争,创建了“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形成了“苏区干部好作风”,赢得苏区人民的高度赞誉和衷心拥护。
  (三)    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苏区精神的精髓。苏区精神最本质的内涵是思想路线问题。苏区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四)    一心为民
  一心为民是苏区精神的本质。在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各项事业,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受到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戴,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作为承载特定历史记忆的场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与展示,更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初期对农民问题的重视——这一理念对后续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其历史价值不仅在于还原具体史实,更在于为理解中国革命与农民群体的关系提供了具象化的视角,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研究与教育意义。
  作者:王锦文
  
    来源:“荆楚丹心,薪火江城”小分队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