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指挥中枢。在这片英雄土地上,无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其中,八路军和新四军是红色武装中最重要的力量。为了找寻中共武汉建军的光辉岁月,“荆楚丹心,薪火江城”小队来到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瞻仰先辈们的英雄气概。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武汉抗战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这段历史不容忘却。

(一) 军事抵抗
武汉抗战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武汉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因此成为日军全面侵华的重要战略目标。为保卫大武汉,坚持持久抗战,国共两党在武汉同仇敌忾,巩固发展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抗日救亡的民族巨浪。
(二) 文化救亡
全面抗战爆发后,以抗日救国为内容的文化救亡运动蓬勃发展。上海沦陷后,大批文艺工作者喊出“到武汉去”的口号,得到全国文化界人士的积极响应,积极地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抗日洪流之中。来自各地的文艺工作者云集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开展各式各样的文艺活动。200多种报纸、期刊创办或复刊,电影、戏剧、美术、音乐各协会纷纷成立,使武汉成为抗战时期全国舆论宣传的坚实阵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三) 国际援助
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来到武汉后,外国使节、各国记者以及一些外国团体和人士频频到访武汉八办。为了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中共中央长江局国际宣传委员会及下设的国际宣传组在武汉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内外事机构。在武汉期间,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先后会见了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菜、白求恩、卡尔逊等一大批国际友人和外国政要,向他们广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使中国抗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与援助,
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进程中,党的机要保密工作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领导开展的机要保密工作,充分发挥隐蔽战线在不局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场景的独特作用,在荆楚大地上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也是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密工作,作出了加强和改进保密工作的新决策、新部署,提出了坚持党管保器、加强依法治密、加大创新力度、做好综合防范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保密依法行政的制度基础不断强化。不求功名垂千古,坚定信仰见忠诚。
作者:王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