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花戏楼前,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悄然展开。学艺采声传非遗实践团队成员丰飒爽,在青砖灰瓦间舒展身姿,一招一式间将国家级非遗项目华佗五禽戏的刚柔并济演绎得淋漓尽致。这场实践不仅是一次技艺的研习,更成为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深度对话、创新传承的生动注脚。
作为中医养生文化的瑰宝,五禽戏由东汉神医华佗创编,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形态,形成独特的健身功法体系。在花戏楼这座融合徽派建筑与戏曲文化的历史地标前,丰飒爽与团队成员系统学习了五禽戏的呼吸吐纳与动作要领。从"虎举"的威猛到"鹿抵"的灵动,从"熊运"的沉稳到"猿提"的敏捷,青年学子在反复揣摩中领悟到"动中寓静、刚柔相济"的哲学智慧。

实践团队创新采用"学习-实践-传播"三位一体模式,在曹操运兵道这一三国文化遗址中开展非遗展示。地下迷宫般的运兵道前,丰飒爽通过模拟仙鹤展翅的舒展姿态,让参与者在历史场景中感受传统养生功法的独特魅力,千年非遗与现代生活在此刻产生奇妙共鸣。

"当指尖触碰到花戏楼的砖雕纹路,当脚步丈量过运兵道的青石地面,我真正理解了非遗传承的重量。"丰飒爽在实践日志中写道。

暮色中的花戏楼飞檐挑起一弯新月,青年学子的身影与千年古建相映成趣。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正以青春之名续写着中华文明的永恒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