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舞跃狮腾”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河源校区完成前期筹备,正式启动以高埔岗猫头狮文化为核心的社会实践项目。在余畅、秦铃、李永俊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围绕猫头狮文化、茶文化及知青文化展开系统性调研与项目设计,为后续深入乡村开展文化传承与服务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出发前召开的全体大会 陈彤/摄
实践首日,团队一行前往河源高埔岗村史馆,对濒临失传的猫头狮文化展开实地调研与服务。猫头狮作为一种融合中原狮舞雄浑气势与岭南巫傩神秘色彩的独特民间艺术,其造型狮首似猫、狮尾如真狮,表演讲究八卦方位、呼应农时节令,具有极高的地域文化价值。然而,随着社会变迁,掌握该项技艺的传承人日益减少,文化延续面临严峻挑战。
图为高埔岗村史馆中猫头狮学徒表演猫头狮 唐馨/摄
“舞跃狮腾”突击队秉持“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理念,充分发挥团队在狮舞文化研究方面的专业优势,通过舞蹈影像记录、动作实操学习、文创产品设计等多种方式,致力为这一传统艺术注入当代活力。队员们与老一辈传承人深入交流,了解当前十余名学徒的动作掌握情况,并认真学习表演技巧与文化内涵。在走访过程中,团队还了解到猫头狮不仅是节庆助兴的表演形式,更是凝聚当地农耕记忆与民俗信仰的重要载体。
图为团队成员表演七星鼓 陈彤/摄
调研期间,队员李泽、宋振捷、陈奕敏现场表演了传统南狮的七星鼓,赢得了传承人和村民的赞赏。在与老艺人的对话中,团队进一步感受到猫头狮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传承困境。“猫头狮不是老古董,而是流动的江河。”一位老传承人感慨地说道。他望着前来学习和记录的年轻面孔,眼中充满希冀。
图为团队成员在高埔岗村史馆向猫头狮传承人学舞猫头狮 陈彤/摄
老艺人布满皱纹的双手与少年光滑的手共同托举狮头的场景,成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生动缩影,也让团队成员更加意识到文化传承的紧迫与希望。接下来,“舞跃狮腾”突击队将继续通过舞蹈影像记录、创编猫头狮健身操、开发文创产品等多维度举措,助力猫头狮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机,为地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贡献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