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这座浸润着千年文脉与红色基因的城市,总能以深沉的底蕴叩击人心。从运河漕浪里流淌的历史回响,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誓言;从新安小学“新安旅行团”的革命足迹,到河下古镇青砖黛瓦间的文脉传承——这片土地,本身就是一部立体的思政教材。2025年的暑期,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薪火引航,漕浪知行——”青淮先锋队踏浪而来,10位学子怀揣赤诚之心,在这座英雄之城的红色印记与千年文脉中,开启了一场知行合一的青春修行。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周恩来纪念馆开展活动。汪雨桐 摄
青淮先锋队走进周恩来纪念馆,泛黄手稿、旧物与史料照片,静静诉说着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与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队员走访游客,听中学教师分享思政育人经验,更明立德树人之责。一场“跨时空对话”的演绎,让青年与伟人精神隔空共鸣。此行,恩来精神如明灯照彻心魂,信仰之力在血脉中奔涌,红色基因深植青春根系,更催生出担当时代使命的铿锵步履。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周恩来生平事迹展。汪雨桐 摄
驻足新安小学旧址,碑亭默立间,新安旅行团少年们以文艺为刃、以脚步为枪的峥嵘往事跃然眼前。队员们化身记者,与先辈展开“跨时空对话”,触摸那份稚嫩身躯里的赤诚与勇毅。循着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的嘱托,此行让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愈发清晰。青春誓言在历史回响中激荡:承继文心报国情,以行动淬炼担当,让红色基因在复兴征程中焕发新辉。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新安小学碑亭前开展跨时空对话活动。汪雨桐 摄
走进张纯如纪念馆,历史照片与文献资料勾勒出她为揭露真相奔波的身影。队员采访工作人员与参观者,于多元视角中触摸正义精神的当代回响。一场“跨时空对话”,让青春与良知隔空共鸣。正如“鉴往事,知来者”,张纯如以生命捍卫的历史正义,正化为青年传承记忆、担当复兴使命的精神火种,在新时代征程中灼灼燃烧。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张纯如女士生平事迹展。汪雨桐 摄
踏入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展厅陈列间,革命先辈们以热血为墨、以奋斗为笔的壮丽史诗历历在目。队员们化身追光者,开展“跨时空对话”活动,感悟艰苦岁月里的初心与使命,铭记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的嘱托,此行让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愈发厚重。青春誓言在旧址回廊中激荡:传承先辈为民志,以实干践行担当,让红色基因在时代新篇中永续传承。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合影留念。汪雨桐 摄
驻足螺蛳街社区,街巷静谧间,“小螺号”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以行动为笔、以奉献为墨的动人故事浮现眼前。参观者化身体验者,与志愿者展开“近距离交流”,感受那份平凡日常里的热忱与坚守。遵循总书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引,此行让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智慧愈发闪耀。青春承诺在乡野大地间回荡:践行奉献服务志,以实践诠释初心。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螺蛳街村党总支书记。汪雨桐 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体验电商直播带货农产品。汪雨桐 摄
漫步河下古镇,街巷蜿蜒间,先辈们在此生活、劳作的往昔岁月浮现脑海。队员们化身考察者,与历史展开“跨时空对话”,感受那份古老街巷里的岁月沉淀与文化底蕴。循着总书记“传承历史文脉”的指引,此行让古镇文化的时代意义愈发凸显。青春承诺在青石板路上回荡:秉持文化传承心,以实践探索发展,让古镇魅力在新时代绽放华彩。
图为实践队队员跟随河下古镇工作人员开展调研。汪雨桐 摄
小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淮安学校,开展“破哑之声·民族回响”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课堂从2025年高考作文题切入,剖析老舍、艾青、穆旦作品中的民族情感,展现周恩来总理、新安旅行团、张纯如的爱国事迹,诠释淮安红色传承。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核心,本次课程以文学和历史引导青年学子深化家国情怀,明确使命担当。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高中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汪雨桐 摄
淮安之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一次青春与使命的双向奔赴。从红色遗址到古巷深处,从社区实践到校园课堂,青淮先锋队的队员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读懂了责任与担当。队员们将带着这份感悟,以青春之名,承先辈之志,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红色华章,让革命精神与文化底蕴在青春岁月中熠熠生辉。
作者:胡宜帆、宋奕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