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荷风裹挟着清甜的香气拂过江淮大地,青春的脚步也循着这份芬芳踏上了助力乡村的征程。7 月 3日至 6 日,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藕合青年社会实践团队” 的6名成员,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酷暑般的激情,奔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以 “荷香载非遗,乡愁焕新生 —— 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实践” 为主题,开展了为期 4天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力量为当地荷花节注入活力,用志愿奉献温暖乡邻心田。
迅速对接,全力筹备筑基础
抵达丰乐镇时,恰逢当地一年一度的丰乐荷花节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团队成员不顾旅途疲惫,第一时间与丰乐镇政府文旅办、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召开对接会议。会上,镇政府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万亩荷花生态园的布局、荷花节活动流程及筹备难点,团队则结合专业特长与以往实践经验,主动认领了环境整治、物资筹备、游客引导等核心任务,迅速制定出分工明确的志愿服务方案。
筹备工作启动后,志愿者便积极担当起力所能及的工作,这边细心的伙伴拿起切纸机为景点的各种娱乐小项目裁剪门票,“手起刀落”,再拿橡皮筋绑好,不一会儿一沓沓门票便准备好了。
七月的烈日炙烤着大地,荷花园的温度攀升至 35℃以上。志愿者们带上垃圾桶,对景区主干道、荷塘栈道、休息凉亭等区域进行 “地毯式” 清理。

除了环境保洁,志愿者们还承担起物资搬运的重任。活动所需的百余张桌椅、都需要从仓库搬运到各个活动点位,并摆放整齐。汗水浸湿了志愿者服上的队徽,却丝毫没有减慢他们的脚步。
经过3天的奋战,景区环境焕然一新,物资全部到位,为荷花节的顺利举办筑牢了基础,也让当地工作人员连连称赞:“这些大学生真是不怕苦、能吃苦,帮我们减轻了不少压力!”
高效服务,护航节会暖人心
7 月 5 日,丰乐荷花节正式开幕,万亩荷塘里,粉白相间的荷花竞相绽放,吸引了各地游客。此时,“藕合青年团队” 的志愿者们也进入了 “战时状态”,用高效执行力与强烈责任心守护着节会的有序运转。
在物资保障环节,志愿者们清晨跟随农户,运送、清点着往来的新鲜莲蓬、荷叶。等到数量足了,他们便马不停蹄地往返于荷塘与景区特产摊位之间,及时补充莲蓬、荷叶茶等物资。为了让游客买到最新鲜的莲蓬,每次搬运都一路小跑,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大家却说:“看到游客拿到新鲜莲蓬时的笑容,再累也值得。”
在特产销售助力中,志愿者们化身 “带货小能手”为了更好地推介产品,他们提前学习丰乐丰乐酱干“香味悠长,口感细腻” 的特点,了解荷叶茶 “清热解暑、手工炒制” 的工艺。面对前来咨询的游客,他们热情地递上试吃的莲蓬,耐心讲解产品的食用方法与营养价值。帮助销售莲蓬百余支,带动摊位当日营收增长20%。
在荷花节的直播期间,志愿者将荷花产品讲解得细致入微,头头是道,与主持人的交流更是默契十足,为当地的风土人情与优质产品带来了关注度。
在游客服务方面,志愿者们在景区入口、栈道岔路口等关键点位设立服务岗。遇到不熟悉路线的游客,他们热情介绍着景区的娱乐项目,通知活动时间与地点;遇到有游客要上小火车观光或乘坐小船,他们及时上前提醒系好安全带、稳住缆绳搀扶老人与小孩,保证了游客的安全与愉悦体验。不管同样的动作如何重复,他们始终保持着微笑,成为荷花节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发挥文采,宣传推广扩影响
除了现场服务,“藕合青年团队” 的成员们充分发挥文采与创意能力,为荷花节打造线上宣传矩阵。他们在忙碌之余也不忘认真欣赏着荷花高雅的姿态,穿梭在万亩荷塘中捕捉美景。
为了拍摄到荷花盛放的最佳画面,他们不断斟酌角度,争取记录下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 的动人模样;乘坐乌篷船小火车,遥看 “接天莲叶无穷碧” 的壮阔景象;傍晚时分,他们又记录下金灿灿的夕阳、孩童纯真的笑声。
在后期创作中,宣传组反复打磨文案、精心剪辑视频画面,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宣传作品,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既展现了丰乐荷花节的魅力,也为景区注入了青春活力,进一步扩大了活动影响力。
双向提升,实践育人显成效
此次志愿服务不仅是 “三下乡” 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团队扎根乡村、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4天的时间里,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为丰乐荷花节的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得到了当地政府与群众的高度认可。
同时,这次基层服务也让大学生们收获满满。志愿者表示:“以前在学校里学的都是理论知识,这次在基层,我学会了如何与群众沟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搭建了锤炼本领、增长见识的平台,让他们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成长,真正做到了实践价值与个人成长的双向提升。
如今,丰乐荷花节已落下帷幕,但 “藕合青年团队” 的志愿精神与青春力量仍在当地传递。未来,安徽理工大学将继续组织更多大学生实践团队深入基层,以专业所长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通讯员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