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三下乡|安徽理工大学“桐源薪火队”深入广德市杨滩镇开展绿色产业调研实践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十周年之际,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桐源薪火队”于8月6日至8日赴宣城市广德市杨滩镇,开展以“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围绕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机制、红绿融合路径等核心议题,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多个行政村与自然景区,系统调研“两山”理念在基层的实践成效与创新模式。
 
绿色产业多元发展,生态经济提质增效  
实践团队先后走访五合村、九房村等多个行政村,重点调研了桐河生态治理工程、九房花海农旅项目及五合茶产业绿色发展模式。在五合村,村党支部书记详细介绍当地通过实施河长制、推进生态修复,实现桐河水质显著提升,带动沿岸休闲旅游发展的历程。清澈的河水和修复后的绿岸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生态效益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九房村则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四季花海”乡村旅游项目,将普通农田转型为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带动周边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同步发展,形成“以绿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队员们还调研了五合村茶产业,通过坚持“空地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当地茶叶品质显著提升,水浸出物含量高达48%,成为绿色农业的典范。

(队员付佳玉在桐河公园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黄晓艺 供图)
 
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杨滩镇在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中注重机制创新与技术应用。团队通过访谈了解到,当地通过“党建+生态”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严格执行环保政策,拒绝高污染企业入驻,确保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问卷数据显示,超过90%的村民认可生态环境对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的提升作用。
 
此外,团队还考察了当地数字技术在生态管理中的应用。智慧水务平台实现桐河水质实时监测,为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电商平台助力茶叶、竹制品等生态产品走出山区,拓宽销售市场,绿色产业正朝着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升级。

(队员付佳玉采访九房村书记。黄晓艺 供图)
 
红绿融合赓续发展,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在调研绿色产业的同时,团队也深入了解了杨滩镇红色文化与绿色实践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径。通过参观新四军司令部旧址,队员们感受到红色精神为当地生态守护和绿色发展注入的坚定信念。胡书记介绍:“红军守护家园的信念,今天已转化为守护绿水青山的行动。”这种精神与生态的双向赋能,使杨滩在推进产业绿色的同时,也筑牢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

(胡书记在新四军司令部旧址为队员们讲解红色历史。周之博 供图)

实践尾声,团队与当地村干部举行座谈,交流调研成果并提出发展建议。队员们表示,杨滩镇的绿色产业发展是“两山”理念在基层实践的生动缩影,其经验对类似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解,也在实地调研中提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家表示,将把杨滩镇的绿色经验带回校园,让更多青年关注并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把论文写在江淮大地上,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队与胡书记和指导老师杨帆在新四军司令部旧址前合影。汪梦媛 供图)
 
撰稿人:黄晓艺 陈梦洁  
指导老师:杨帆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青春语韵润乡村,推普筑梦向未来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经验交流会的部署,毕节
  • 08-24 关注:6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