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向暖,支教传光——湖北医药学院学子用爱之行护童心
7月1日,是湖北医药学院“救在身边”暑期实践队在安家沟村“童伴之家”的第3天。清晨的小雨敲打着教室的屋顶,但当开始上课时雨过天晴,原本计划的升国旗活动正常开展,点燃了孩子们的期待—志愿者们早就备好了活动—计划一场庄重肃穆的升旗仪式。
清晨的村委会格外肃穆,朝阳刚跃过教学楼顶,金色的光便铺满了旗杆下的空地。孩子们列队站得笔直,小手紧贴裤缝,眼神里带着怯生生的庄重。国歌前奏响起的瞬间,全场忽然安静得能听见风拂过树叶的声音。鲜红的绸缎在空中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随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旋律,缓缓向上攀升。孩子们跟着音乐哼唱,声音起初细碎如蚊蚋,渐渐变得响亮。当国旗升至顶端,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挺直了脊梁。阳光落在孩子们仰起的脸上,也落在志愿者们微微泛红的眼眶里,那一刻,小小的村委会仿佛盛下了整个民族的重量。
上午10点,每日“急救小课堂”准时开始。队员们化身小老师,讲述海姆立克急救法,“石头,剪刀,布”轻松易懂的口诀,让孩子们快速融入课堂,孩子们的问题像雨后的春笋,一个个冒出来。队员们一一解答孩子们的问题,并一一进行实践操作。孩子们积极提问,在互动中掌握了关键步骤。休息间隙,队员们带着孩子们进行故事创作接龙。一人一句的故事接龙,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想象的故事。当最后一个小朋友结尾后,故事完结,成为大家的共同记忆。我们也将继续探索更多贴合孩子天性的教学方法,让知识在互动中传递,让想象在表达中生长,助力乡村孩子们在快乐中爱上学习、学会创造。
午后,便开始了“健康小卫士”的课堂教学。今天讲述的是“保护视力”。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最后带领孩子们进行眼保健操的练习,一个个穴位,成为保护孩子们视力健康的一根根稻草。随后的体育活动,带领孩子们学习八段锦,跟着队员们的口令,抬手、转腰、屈膝,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孩子们稚嫩的动作里,藏着对健康的向往,也藏着传统文化在乡村校园里悄然生长的力量。古老的传统养生术走进乡村课堂,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力时光”。最后,县组织部领导视察我校“救在身边”暑期“三下乡”支教工作,亲切看望慰问一线志愿者与乡村学生。此次视察不仅为志愿队带来了关怀与鼓励,更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视察为动力,圆满完成后续支教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傍晚孩子们回家时,夕阳透过云层洒在山间,泥泞的小路上,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跑着,不时回头挥手。队员们看着他们的背影,忽然明白:志愿服务路上的每一天,无论是晴空还是下雨,只要用心,就能和孩子们一起“种”下一颗闪闪发光的星。
这一天,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在志愿者的手心里,留下了最温柔的印记。今天的支教活动虽已落幕,但播撒下的知识种子与温暖力量将持续生长。志愿者们用真诚与汗水搭建起连接城乡的桥梁,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看世界的新窗口,更在彼此心中种下了爱与希望的幼苗。未来,期待更多人加入公益支教的行列,以微光汇聚星河,让教育的暖流滋养更多角落,助力每一颗童心向阳生长,绽放无限可能。(通讯员 苏静怡)
三下乡推荐
- “格物”志愿行
- 西南石油大学“格物致知”团队于2024年7月在重庆忠县香山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围绕“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主题,开展了
- 08-24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