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罗美婷)近日,广西师范大学莲韵兴农调研团队深入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垌心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覃塘莲藕”的主产区,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聚焦当地莲藕种植产业现状,挖掘地理标志产品价值,为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提供青年视角的实践支持。
田间调研:摸清产业发展实况
团队成员走进垌心村莲藕种植区,与农户深入交流,了解产业实际情况。自“覃塘莲藕”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后,当地产业吸引力显著提升,更多村民参与莲藕种植,种植规模有所扩大。但调研中也发现,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瓶颈:本地缺乏专门的莲藕育种技术支持,无论是食用莲藕还是观赏莲子品种,均需从外部引进,不仅增加种植成本,还存在品种与本地水土适配的不确定性。同时,随着消费习惯变化,莲藕市场定位已从过去的主食逐步转为辅食,农户对这一转变缺乏清晰认知,在种植品种选择与规模调整上较为被动,难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农户交流韦水连供图
座谈交流:梳理痛点探索对策
在垌心村村民委员会,团队与村委干部、种植户代表围绕莲藕产业发展展开座谈。双方聚焦“品种自主化”与“市场对接”两大核心痛点深入探讨。团队结合调研观察提出建议:整理当地土壤、气候、灌溉等基础数据,对接农业类高校或科研机构,共同探索适合本地的莲藕品种培育路径,逐步减少对外部品种的依赖;通过调研周边城市及线上市场需求,明确消费者偏好,据此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盲目跟风导致产销失衡。这些建议基于实地情况提出,为村里后续产业规划提供了新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委负责人进行交流韦水连供图
实践助力:以行动赋能产业
调研期间,团队计划将利用新媒体优势,用镜头记录农户劳作、莲藕种植等真实场景,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介绍“覃塘莲藕”地理标志价值与垌心村产业情况。
图为团队成员与垌心村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合影韦水连供图
团队表示,后续将整理调研成果形成建议报告,尝试对接农业资源,持续关注垌心村莲藕产业发展,助力“覃塘莲藕”这一地理标志产品释放更大价值,为村民增收与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