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唐山学院学子在邯郸开展传播普通话活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助力乡村文化振兴,7月,唐山学院“邯”情脉脉实践团队在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开展了以“传播普通话,青春筑梦行”为主题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提高乡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程度,以语言之力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实践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通话教学活动。
  滏四社区:亲子共学,感受普通话与邯郸文化魅力
  实践团队深入滏四社区,这里居民日常交流多使用方言,在对外沟通、信息获取等方面存在一定阻碍。队员们首先与当地居委会合作,开展“走进社区-推广普通话与邯郸文化”活动,与社区家长小朋友们一同开展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让家长和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体验中感受普通话与邯郸文化的魅力。在“普通话小课堂”上,实践团队通过儿歌、绕口令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发音标准、表达流畅,还有成语接龙等游戏,在游戏中了解普通话与邯郸文化的魅力,家长们也不时参与其中,与孩子一同学习,亲子互动间拉近了与规范用语的距离。
  
         团队成员在社区开展普通话与邯郸文化宣讲活动。段九真摄
  
        团队成语与社区负责人合影留恋。户紫博摄
        童趣课堂:趣玩中传普通话品邯郸文化
    在推普课堂上,队员们教孩子们朗诵诗歌、讲故事、做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以“青春筑梦”为主题开展推普活动,组织同学们共同朗读《少年中国说》等经典篇目,将语言学习与文化熏陶相结合,帮助学生提升普通话表达能力;活动结束后,孩子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将经典诵读与普通话推广相结合非常有意义,不仅激发了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也让普通话在互动中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实践。”通过《少年中国说》的精神内涵,让大家用普通话讲好中国故事。
  
  团队成员深入课堂,带领学生朗读“少年中国说”。徐菲菲摄
  不眠书町:妙语连珠,大学生共传经典与普通话
  队员们同共青团邯山区委开展“妙语连珠传承经典”活动,大学生们相聚在氤氲着书香气息的“不眠书町”,纷纷表示“普通话是传承经典的‘通用语’,只有说得标准、讲得清晰,才能让更多人听懂经典里的故事,感受其中的力量。”活动中还设置了“词语接龙”“普通话绕口令挑战赛”等互动环节,学子们踊跃参与,在轻松的比拼中巩固普通话发音,切磋语言技巧,书厅内不时传出阵阵欢笑与掌声。同时还有团队成员精心准备的家乡话与普通话对应转换,活动现场,组织者精心准备了百余条邯郸方言词汇和短句,涵盖日常用语、民俗特色、地名典故等多个方面。熟悉的方言从话筒里传出时,大学生们饶有兴致地猜测含义,现场不时响起“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声。
  
  团队成员与大学生们开展“妙语连珠传承经典”活动。户紫博摄
  邯郸博物馆:讲解演绎,以雅言传播邯郸历史文化
  团队走进邯郸博物馆,开展“讲邯郸故事,传雅言文化”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普通话推广与历史文化传播。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化身“普通话讲解员”,运用标准普通话为参观群众详细介绍邯郸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同时,通过讲解馆藏文物、演绎历史故事等形式,吸引不同年龄段观众参与其中,并在轻松氛围中引导大家使用普通话交流。此外,团队还向观众讲解普通话常用词汇,针对部分方言使用者提供发音纠正小技巧,助力消除语言沟通障碍。据统计,此次活动累计服务观众100余人次。同时,团队在实践中探索出“文化+语言”的推广新模式,将普通话推广与历史文化传播相结合。
             
  团队成员走进邯郸博物馆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解邯郸历史。赵子源摄
  此次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推广规范语言、传承文化精髓”目标,通过进课堂、入社区、联校园等多种形式,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近日,一支团队开展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推广规范语言、传承文化精髓”为目标,通过进课堂、入社区、联校园等多种形式,组织了系列实践活动。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化了对推广普通话意义的理解,为后续持续开展语言推广工作积累了经验。本次活动的服务对象表示,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乡村地区普通话水平,也让参与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得到增强。参与活动的队员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成员在邯郸博物馆门口合影。张校婷供图
  通讯员:户紫博
    来源:唐山学院“邯”情脉脉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