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三下乡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护航成长与爱‘童’行”实践团安康分团暑期实践活动总结

  2025年8月20日至2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护航成长与爱‘童’行”安康分团的6名志愿者,抵达安康市旬阳县白柳镇爱心驿站托管中心,开展为期7天的公益实践活动。团队以体育竞技、手工创作、科学科普、艺术教学为核心板块,通过跳大绳、扭扭棒制作、“两弹一星”知识宣讲、古典舞教学等10余项活动,为当地20余名儿童带来融趣味、知识与成长于一体的多元体验。
活力体育:团队协作中的童真绽放
  实践首日,志愿者以集体体育游戏激活现场氛围。在“跳大绳接力赛”中,孩子们分成两组,随着摇绳节奏依次跃入绳圈。
  起初,部分孩子因畏惧绳子晃动而退缩,志愿者主动示范,边跳边喊:“跟着节奏跑起来,你们都能做到!”在鼓励下,一名8岁儿童勇敢迈出第一步,带领小组完成连续12次跳跃,收获热烈掌声。
  “传篮球”游戏则将运动与数学知识结合,要求孩子们在传球时依次报数,失误则重新开始。
  一名10岁儿童在过程中主动协调队员节奏,总结出“低姿传球、目光向前”的技巧,帮助小组率先完成任务。体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能,更让他们在协作中理解规则、学会互助。
创意手工:指尖上的想象之旅
  手工环节设置“扭扭棒创意工坊”与“剪纸小雨伞制作”两项活动。在扭扭棒创作中,孩子们将彩色金属丝弯折成小动物、花朵等造型,志愿者注意到一名6岁儿童因力量不足难以塑形,便耐心指导其使用工具辅助。
  最终,该儿童捧着自己制作的“魔法小鹿”,兴奋地向同伴展示:“我的小鹿会保护大家!”
  剪纸雨伞活动中,志愿者结合力学原理讲解伞面结构,引导孩子们通过对称剪裁设计花纹。孩子们在伞面上绘制心愿图案,有的勾勒彩虹与家人牵手的场景,有的写下对亲人的祝福。
  当自制雨伞通过承重测试稳稳撑起小物件时,孩子们欢呼着感受“创造的力量”。
科学探秘:点燃求知的小小火种
  “两弹一星”核科学科普课上,志愿者通过动画短片与科学家故事,讲述钱学森、邓稼先等先辈隐姓埋名研制核武器的历程。
  当屏幕呈现科研人员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实验的画面时,一名11岁儿童轻声说:“他们好厉害,我也要学科学!”
  随后的“神笔马良”“水的张力”科学小实验将课堂推向高潮——志愿者用洗洁精在水面“画出”游动的小鱼,用滴管向硬币滴水展示水表面张力形成的“水丘”。
  孩子们围在实验台前争相尝试,“为什么水会变成泡泡?”“小鱼怎么自己动了?”等疑问此起彼伏,志愿者逐一解答,引导他们观察现象、思考原理。
艺术熏陶:律动中的古典美学启蒙
  古典舞《茉莉花》教学成为活动亮点。志愿者将舞蹈动作拆解为“花苞初放”“彩蝶展翅”等童趣化表达,从站姿、手位开始耐心示范。
  面对复杂的舞步,孩子们起初动作僵硬,但在志愿者一对一指导下,逐渐掌握“提腕”“拧腰”等技巧。尽管孩子们动作仍显青涩,却以饱满的情绪诠释了对美的感知与追求。
以青春之力,守护成长微光
  为期7天的实践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志愿者以多元活动为载体,为留守儿童搭建了拓宽视野、释放天性的平台。孩子们在体育中学会坚韧,在手工中激发创造力,在科学探索中埋下求知种子,在艺术体验中感受生命之美。
  这场实践不仅为山区儿童带来知识与欢乐,更让青年志愿者深刻体会到:教育帮扶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真诚与耐心守护心灵成长。未来,此类实践活动将持续汇聚青年力量,以爱为桥,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注入更多温暖与希望,让每一个梦想都能在关爱的土壤中向阳生长。
来稿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护航成长与爱“童”行安康分团
写稿人:大数据2302黄宇彦13822479828
摄影作者:社体2201陈湘怡15315540204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护航成长与爱“童”行安康分团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